第106章 朱门惊雷(1 / 2)

长江劫船大捷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遍大江南北。“铁浮屠”刀箭难伤、甲鸣如雷的恐怖威名,更是在建康城中被渲染得如同鬼神附体。北府军的兵锋已直指石头城,建康城内人心惶惶,暗流汹涌。曾经依附桓玄的门阀世家,此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亟需寻找新的出路。

琅琊王氏府邸,乌衣巷内最显赫的所在。高门深院,画栋雕梁,仆役如云,依旧维持着百年门阀的体面与矜持。然而,府内书房的气氛却凝重得如同结冰。当代家主王谧(王导曾孙)与其核心族人、姻亲谢混(谢安之孙)等人围坐,面色阴沉。案几上,两份文书如同烧红的烙铁:

一份是桓玄措辞严厉的“勤王诏”,要求王氏即刻征发族兵、献出家财助战,违者以叛逆论处。

另一份是刘裕密使昨夜送来的“安民告示”,许诺保全王氏宗族产业,并隐约提及“共治”之可能。

“桓玄暴虐,穷途末路,强征豪夺,此乃取死之道!”一位族老愤然道。

“可刘寄奴出身寒微,性如虎狼,他麾下那‘铁浮屠’更是凶名赫赫…与之谋,岂非与虎谋皮?”另一位族老忧心忡忡。

“共治?哼,寒门庶子,也配与我琅琊王氏共治天下?”王谧的嫡子王劭年轻气盛,满脸不屑。

就在这僵持不下、进退维谷之际,府邸外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骚动。沉重的、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金属甲片摩擦碰撞的独特“哗啦”声,如同冰冷的潮水拍打着朱漆大门。

“报——!”管家连滚爬爬冲进书房,面无人色,“家…家主!北府…北府军!来了好多人!堵在府门外了!”

王谧霍然起身:“何人领兵?刘寄奴亲至?”

“不…不是刘裕,”管家声音发颤,“是…是那个陈衍!带着…带着几十个…铁浮屠!”

“陈衍?!”王谧瞳孔骤缩。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从献犁被弃的旁支弃子,到京口匠营的“寒门刃”,再到如今北府军中声名鹊起的技术主官和“铁浮屠”的缔造者!他亲自上门,还带着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重甲兵?

“开…开中门!”王谧强自镇定,但声音已有些变调。他知道,这是刘裕最直接的、不容回避的“询问”。选择,就在此刻!

沉重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门外,并非想象中杀气腾腾的军阵,只有三十名身披筒袖铠、外罩染尘号衣的北府重步兵,如同铁铸的雕像般分列两排,沉默矗立。阳光照在他们布满刀痕斧印、凹陷变形的甲片上,反射出冰冷而粗粝的光泽。甲片上残留的暗红血渍、泥土与硝烟的混合气息,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江上那场血腥厮杀。

陈衍站在门阶下,没有披甲,只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普通军士布袍。但他身后,两名身材格外魁梧的铁浮屠战士,却如同两座移动的钢铁堡垒,抬着一副沉重的担架。担架上不是人,而是一套被特意挑选出来的筒袖铠——胸甲处有一道被巨斧劈开的狰狞裂口,深可见内衬,肩甲被砸得严重变形,臂甲上密密麻麻的箭矢撞击凹痕和白点如同麻子,整副铠甲浸透了干涸发黑的血污(既有敌人的,也有穿戴者的),散发着浓烈的铁锈和血腥混合的气息。

这副铠甲,就是江上血战的见证,是“铁浮屠”威名最直观、最震撼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