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江上铁浮屠(1 / 2)

京口秘密营地内,“惊雷鳞甲”的成功并未让陈衍停下脚步。他深知,面对桓玄控制下富庶三吴之地源源不断的财力物力,尤其是其强大的水师和重装步兵,北府军需要更全面、更坚固的防御力量。鳞甲虽巧,但覆盖面积有限,防护要害有余,对抗全身披挂的重步兵集团冲击则显不足。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之前秘密铸造、却因桓玄篡位而未能大规模装备的筒袖铠。这种甲胄由数百片精锻铁甲片紧密编缀而成,覆盖胸、背、肩、臂,形如筒状,防护面积远超鳞甲,是重装步卒对抗刀劈斧凿和密集箭雨的理想装备。但传统筒袖铠过于沉重,关节僵硬,影响机动。

“减重!增活!”陈衍定下目标。他与王铁头等老匠人日夜钻研:

甲片精炼: 进一步优化焦炭冶铁和冷锻工艺,提升铁片硬韧性的同时,在保证防御力的前提下,将甲片厚度削减近一成。

编缀革新: 在肩、肘、腋下等关键活动部位,采用更灵活的小甲片叠加编缀,并增加皮衬缓冲,大大提升关节活动范围。

内衬优化: 内衬采用多层压实的葛布与薄皮复合,既吸汗透气,又能有效缓冲钝器冲击力。

最终,新一批轻量化、灵活化的筒袖铠出炉,重量比传统制式减轻近两成,关节活动性提升显着。但未经实战检验,始终是纸上谈兵。

机会很快到来。密探急报:桓玄从三吴搜刮的一批巨额税银和军粮,由数艘坚固的艨艟战船押运,正沿江西进,欲充实其荆州大本营。船队护卫森严,有精锐“楚卫”重步兵押送。

刘裕果断决定:劫下此船!一为断桓玄财源粮道,二为实战检验新式筒袖铠!任务交给了刘裕麾下悍将丁旿,陈衍主动请缨随队,亲自观察新甲实战表现。一支由三十名最强悍、最信任北府老兵组成的“铁甲队”被选出,人人披挂上新铸的筒袖铠,外罩普通号衣掩人耳目。

行动地点选在一处芦苇丛生、水道狭窄的江湾。丁旿率数艘快船埋伏于芦苇深处。

午时刚过,桓玄的税船队逶迤而来。三艘艨艟巨舰居前,船体包铁,甲板上“楚卫”重步兵盔明甲亮,强弓硬弩林立,戒备森严。后面跟着数艘满载粮秣银箱的运输船。

“放箭!阻其船头!”丁旿一声令下,埋伏的快船上射出火箭和浸油的柴捆,目标并非伤人,而是射向船队前方的江面!火焰和浓烟瞬间升腾,暂时阻滞了船队前进的势头,并制造了混乱。

“铁甲队!登船!”丁旿如猛虎般率先跃出快船,手持巨斧扑向为首那艘艨艟!三十名身着筒袖铠的北府壮士紧随其后,如同三十尊铁塔,沉默而迅猛地跃上敌船甲板!

“敌袭!是北府贼!”楚卫军官厉声高呼,“弩手!射!重步!结阵!挡住他们!”

“嗡——!”密集的破空声响起!艨艟上的强弩手居高临下,近距离攒射!箭雨如飞蝗般扑向刚刚登船、立足未稳的“铁甲队”!

“咄!咄!咄!咄!……”

令人牙酸的金属撞击声如同暴雨打铁,瞬间响成一片!预想中箭矢入肉的闷响和惨叫声并未出现!

只见那些笼罩在普通号衣下的北府壮士,面对迎面而来的箭雨,竟无一人闪避!他们只是微微低头,护住面门,用包裹着筒袖铠的双臂交叉护在胸腹要害!

精钢打造的弩箭狠狠撞在他们身上!箭镞与筒袖铠表面的冷锻甲片剧烈碰撞!大部分弩箭如同撞上了铁壁,箭头瞬间变形、崩碎!只有少数力道极强、角度刁钻的箭矢勉强钉在甲片缝隙或活动关节的皮衬上,但也仅仅是浅浅嵌入,根本无法造成实质性穿透!甲片被撞击处留下一个个清晰的凹痕和白点,发出沉闷而密集的“咄咄”声,如同无数把铁锤在敲打铁砧!

“什么?!”楚卫弩手们惊呆了,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们赖以成名的破甲弩,竟然无法撕开对方步兵的防御?

“是重甲!他们穿了重甲!”经验丰富的楚卫军官嘶吼,“重步!刀斧手!上!砍他们的关节!砸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