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盐铁之毒(1 / 2)

“鬼水道”首航的船队已秘密离港,载着数十名死士和陈衍绘制的精确海图,驶向凶险莫测的未知海域。京口军营虽因“净盐”之法暂缓了最危急的症状,但缺盐的阴影依旧如跗骨之蛆。士卒们的体力恢复缓慢,每日限量分发的净盐水,如同杯水车薪。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琅琊王氏的使者,王弘,不期而至。

“刘将军治军有方,于如此困厄之际,犹能维系军心,王某佩服。”王弘的声音温润如玉,举止优雅,与军营的粗粝格格不入。他轻轻抬手,随从掀开漆盒上的锦缎——里面竟是一袋袋颗粒均匀、色泽雪白的上品淮盐!那久违的、纯粹的咸鲜气息,瞬间充斥了整个军帐,对在场的北府将领产生了难以言喻的诱惑力。

刘裕眼神微眯,不动声色:“王公厚意,裕心领了。然无功不受禄,不知王公此番携此‘重礼’前来,所为何事?”他刻意加重了“重礼”二字。

王弘笑容不变,端起温酒浅啜一口:“将军言重了。桓玄倒行逆施,断绝民生盐路,人神共愤!我琅琊王氏虽居江南,亦不忍见北府忠勇之士因无盐而溃。此区区薄盐,乃王氏存于江南各仓之余裕,特献与将军,以解燃眉之急。” 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何无忌脸上掠过一丝喜色,若得王氏这批盐,军心可稳!但刘裕和陈衍心中却同时警铃大作。

“王公高义,裕代三军将士谢过。”刘裕拱手,语气平淡,“只是不知,王氏存盐…几何?可能解我大军之渴?” 他直接点出核心:这点盐,不够!

王弘放下酒杯,笑容依旧温和,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将军明鉴,王氏存盐亦非无垠。然…若将军肯行个方便,互通有无,则后续盐路…或可再通。”

“哦?如何互通有无?”刘裕身体微微前倾。

王弘的目光,终于缓缓转向了侍立在下首、一直沉默如石的陈衍,如同打量一件稀世珍宝:“素闻陈什长…精于百炼之术,所制筒袖铠、环首刀,坚锐更胜官造。如今乱世,江南坞堡林立,盗匪横行,各家为求自保,对精良军械…求之若渴啊。”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柔和,却字字如刀:“王氏愿以盐换铁。十斤精盐,换陈什长所造…筒袖铠一具。或精钢环首刀…五柄。” 帐内瞬间死寂!这简直是趁火打劫!十斤盐换一具铠甲?在平时,一具上好铠甲的造价远超百斤盐!

何无忌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喜色尽褪。刘裕的手指在案几上无声地敲击着,眼神幽深如潭。

陈衍猛地抬头,直视王弘。他看到了对方眼中那毫不掩饰的贪婪和对技术的觊觎。这哪里是“互通有无”?这是门阀趁你病要你命!要用救命的盐,来榨取他用血汗、用兄弟情义、甚至用老魏生命换来的核心军工技术!

王弘仿佛没看到陈衍眼中的怒火,继续温言道:“陈什长莫要误会。此乃公平交易,各取所需。盐能活万民,铁器…终究只活百人。孰轻孰重?将军乃明主,自有公断。” 他将“活万民”与“活百人”对立起来,将道德压力抛给了刘裕。

“盐铁交易,国之重器,岂容私相授受!”陈衍的声音冰冷,打破了沉默,“况王某之盐,真能活‘万民’?还是只活…门阀荫户之民?” 他毫不客气地戳穿对方的伪善。

王弘脸色微沉,但修养极佳,并未动怒,只是看向刘裕:“将军,此乃陈某之意,还是…北府之意?”

压力,如山般压向刘裕。一边是嗷嗷待哺、急需盐分的数万大军,一边是陈衍视若生命、也是北府军核心战力的军工技术和尊严。更关键的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技术外泄,门阀武装起自己的私兵,对刘裕未来的霸业将是巨大威胁!但眼前缺盐的困境,又实实在在摆在面前。“鬼水道”首航凶吉未卜,王氏的盐是看得见的诱惑。

刘裕沉默良久,目光在陈衍紧绷的脸和王弘带来的那几袋刺眼的白盐之间游移。枭雄的权衡在飞速运转。

就在此时,一名亲卫匆匆入帐,在何无忌耳边低语几句。何无忌脸色一变,快步走到刘裕身边,低声道:“将军,刚查验过,王氏送来的盐…其中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