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新的网(2 / 2)

他们站岗时纹丝不动,巡逻时队列整齐,遇到闹事的混混,三两下就能制服,既不伤人又要害,又能把场面控制住。

很快,“四海安保”,“四海物业”的名声就在道上传开了。

人们惊讶地发现,这群曾经的恶霸,现在比警察还好用。

业务迅速扩张,从码头仓库到工厂,从街区到商店街,再到大小商行和一些富豪的私人保镖。

甚至一些过去最看不起他们的洋行,在被小偷和劫匪骚扰得不胜其烦后,也开始试探性地雇佣四海安保。

效果出奇的好。

通过安保业务,王江的势力光明正大地渗透进了港岛几乎所有的关键物流节点。而四海物业,则使每个街区都有了自己的情报站点。

每一个码头,每一个大型仓库,都有他的人在站岗。

整个港岛的物资流转,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这为他后续的情报网络和物资输送,提供了完美的掩护。

就在王江的商业版图初具雏形时,刘强再次找上了门。

还是那间不起眼的茶楼,还是那个靠窗的卡座。

刘强压低了声音,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内地急需一批电子元件。”

“真空管、电容器、电阻……都是用来制造--工厂需要的配件。”

“是制造雷达和通讯设备的核心部件吧。”

“瞒不过你。就你聪明。“

他递过来一张清单,上面的名词对王江来说有一些很陌生。

“这些东西,全都在联合国的禁运物资清单上。”

王江接过清单,指尖划过那些英文单词。

他的心脏开始有力地搏动起来。

这不是危险。

这是机会。

是为国家再次输血的机会,更是将自己这盘棋,下得更大的机会。

“我知道了。我来打听”

他平静地收起清单。

回到公司,王江立刻启动了“江记地产”这部机器。

他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渠道,一个不会引起任何人怀疑的货源。

几天后,一份关于“安德森洋行”的报告放在了他的桌上。

这是一家老牌洋行,老板是个英国人,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正准备清算资产返回英国。

报告的最后一页,一行小字吸引了王江的注意。

“……其名下三号仓库内,积压有大量战前从美国进口的电子设备及维修元件,因型号老旧,至今无人问津。”

王江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他立刻注册了一家名为“远东再生资源贸易公司”的空壳公司。

通过一个中间人,这家“公司”向焦头烂额的安德森先生提出了一个“慷慨”的收购方案。

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打包买下安德森洋行所有的库存废品,包括那个堆满了“电子垃圾”的三号仓库。

对外宣称的理由是,用来拆解零件,维修市面上那些老旧的进口收音机。

这个理由天衣无缝。

急于脱手的安德森先生没有丝毫怀疑,迅速签下了合同。

交易完成的当晚。

数辆大卡车停在了三号仓库门口。

四海安保的队员们拉起了警戒线,表情严肃地守卫在四周。

一箱箱沉重的木箱被搬上卡车,上面还印着“MadeUSA”和一些早已模糊的军用编号。

这批珍贵的物资,在夜色的掩护下,被直接运进了由“四海安保”自己人看守的另一处秘密仓库。

仓库里,一盏昏黄的白炽灯悬在半空。

王江站在堆积如山的木箱之间,空气中弥漫着旧木头和灰尘的味道。

他撬开一个箱子,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排排用油纸包裹的真空管,玻璃管壁在灯光下反射出幽微的光。

他的左手,是初具雏形的商业帝国医药,地产、安保,物业黑白两道,井然有序。

他的右手,是一条为国家输送命脉的秘密通道,隐秘而关键。

这两股力量在他的手中交汇,让他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

他仿佛站在一盘巨大的棋局前,而自己,正是那个落子的棋手。

王江的目光望向仓库外漆黑的夜空,仿佛穿透了无尽的黑暗,看到了北方那片广袤的土地。

他已经想好了下一步。

如何将这批物资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出去。

如何借此机会,再从内地换取一批能让他突破自身桎梏的修炼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