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古籍寻方(2 / 2)

这个辣椒的用量要调整。林晚秋对照着《本草纲目》的记载,古方是用于治疗重症,而边防战士需要的是温和持久的药效。

她决定采用现代药学的提取方法,分别提取辣椒素和肉桂油,再按比例调配。这样既能保证药效,又能控制刺激性。

但这需要专业的实验设备。林晚秋向医院打报告申请使用化验室的设备,却遭到了质疑。

林医生,医院设备是用于临床检验的,不是用来搞副业的。检验科主任面有难色。

林晚秋没有放弃,她找到张院长,详细汇报了守边贴的研发意义。张院长听后,特批她可以在下班时间使用化验室。

于是,每天下班后,林晚秋就泡在化验室里。她学着使用分液漏斗、回流装置,这些对她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

嫂子,你这是要当化学家啊。陆秀兰来送饭时,看见满桌的玻璃仪器,惊讶地说。

林晚秋擦擦额头的汗:要想做好药,什么都要学。

提取辣椒素的过程尤其艰难。第一次试验时,她不小心被辣椒素溅到手上,顿时火辣辣地疼。陆秀兰急忙拿来牛奶给她冲洗——这是她从护理课上学到的应急方法。

看来古籍记载没错,林晚秋苦中作乐,辣椒确实药性猛烈。

经过反复试验,她终于掌握了各种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配伍环节。

按照陈教授的建议,她以辣椒、肉桂为君药,当归、川芎为臣药,再佐以其他几味辅助药材。每种药材的比例都要经过精确计算和反复调试。

肉桂温通,但性燥,需用当归之润来制其燥性。她在实验记录上写道,川芎行气力强,但久用耗气,故用量宜轻。

这时,药园的姐妹们也都来帮忙。马大嫂负责药材的初加工,周婷婷细心,负责称量,连陆王氏也来帮忙晾晒药材。

妈,您看这个当归,要切片还是捣碎?林晚秋虚心请教。

陆王氏拿起当归闻了闻:切片吧,这样药性能更好地释放。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的配方终于确定。林晚秋给它取名温络方温经通络之意。

第一批按照新配方制作的守边贴送到哨所后,反馈很快传来:贴敷后局部温热感适中,不会过度刺激,药效持久,对关节痛的缓解效果明显改善。

哨所长特意打来电话:林医生,这次的新贴剂效果特别好!战士们说,贴上后关节暖和了一整天。

听到这个消息,药园里一片欢腾。但林晚秋却很平静,她知道,这只是阶段性成功。

晚上,她给陈教授写了第二封信,汇报研发进展,并请教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在信的结尾,她写道:

学生深感中医药博大精深,古籍中的智慧至今仍能造福世人。然时代在变,医道亦当与时俱进。学生愿以微薄之力,探寻古今结合之路,让传统医药在新的时代焕发光彩......

写完信,她走出房门,深深吸了一口秋夜的凉气。天空中繁星点点,如同古籍中记载的万千药方,等待着她去探索、去发现。

而在不远处的哨所里,战士们正贴着新研发的守边贴站岗放哨。这小小的贴剂,承载着古老医道的智慧,也寄托着一位女军医对边防战士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