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宿舍的李秀梅,人很爽利,常与我讨论病例。她来自总院,西医基础好,有时对我所提中兽医思路觉新奇,我亦从她处学到不少现代医学知识,深感中西医结合之重要。”
“学院图书馆藏书极丰,我常流连忘返。只是有些古籍艰深,读来费力,需多向老师请教。”
她会在信里细心叮嘱:
“冬冬若再有夜咳,可试将我留的川贝母粉与等量冰糖蒸梨,睡前服用,润肺效果应比单喝药水更好。”
“天气干冷,你与冬冬都需多喝温水。你训练出汗后,切记及时更换内衣,勿着凉。”
偶尔,她也会流露出淡淡的思念和女性的细腻:
“省城前日下了今冬第一场雪,不大,落地即融。想起离家时,院中榆叶还未落尽。不知家里是否也已下雪?冬冬可有吵着要堆雪人?”
“随信寄去在学院小卖部用节省的票证买的两条手帕,一条深蓝格子给你,一条浅黄带小鸭的给冬冬。虽不比家里棉布柔软,聊表心意。”
她也会在信封里,夹上几张她在学院门口的照相馆拍的一寸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她,穿着深蓝色的学员服,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眼神清亮,嘴角带着浅浅的、自信的笑容。背后用钢笔写着:“一切安好,勿念。晚秋。”
这一封封往来于省城与部队家属院之间的书信,如同穿梭在两地之间的鸿雁,承载着彼此的思念、牵挂、鼓励与成长。陆沉舟的信,是她安心向学的稳固基石;她的回信,则是他了解她世界、分享她进步的窗口,也是他独自支撑家庭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笔墨传递间,爱情褪去了最初的炽热与依赖,沉淀为一种更深沉、更坚实的默契与懂得。他们不再是简单的夫妻,更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在各自不同的战场上,为了共同的未来而努力奋斗。他守望着家和她梦想的起点,她则奋力攀登着他为她托举起的知识殿堂。
夜深人静,林晚秋伏在宿舍的书桌上,就着台灯的光,写下又一封回信的结尾:“……纸短情长,望你与冬冬保重身体,勿使我远念。学习虽苦,然心有所向,甘之如饴。盼早日学成归家,与君共话。”
她封好信,贴上八分钱的邮票,想象着这封信即将开始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平静而坚定的力量。鸿雁传书,尺素情深。这跨越山河的笔墨往来,不仅未因距离而稀释感情,反而在岁月的发酵和共同的成长中,愈发醇厚,如同陈年的酒,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