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三菜挑战的余震(1 / 2)

天光刚亮透,街角那堆碎玻璃还在闪着微光,陈砚舟已经坐在发布会现场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他还是那身靛蓝立领衬衫,袖口随意卷到小臂,腕间的银汤勺随着指尖轻叩桌面的节奏,一闪一闪地反着光。

阿阮站在台上,洛丽塔裙摆轻轻扫过讲台边缘。她没急着开口,只是拿起那枚铜铃铛轻轻一摇。清脆的铃声像把剪刀,利落地切断了现场嗡嗡的议论声。

大屏幕亮起。

画面从“悲悯豆腐”开始回放。镜头缓缓推近,唐绾低头尝了一口,眼眶突然就红了,一滴泪直直砸在评委评分表上,晕开一小团墨迹。

台下有人轻咳两声:“这种情绪引导算什么本事?分明是心理操控,不是厨艺。”

说话的是个穿灰西装的男人,胸前别着食药监协会的徽章。声音不大,但后排几个记者都转过了头。

没人接话。

就在这时,观众席后排站起一个人,三十出头的样子,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手里举着块硬纸板,上面用马克笔写着:“心味救我命”。

他声音不高,但很稳:“去年我老婆查出癌症晚期,整夜睡不着。我带她来吃了一碗安神笋干汤,那天晚上,她第一次睡满了七个小时。医生说,那是她病情好转的转折点。”

他说完,没有坐下。

紧接着,第二个站起来的是个戴眼镜的姑娘,手里捏着医院诊断书:“我吃了三次忆苦青菜羹,抑郁症评估分从28降到了9。我不是被煽动,我是被治好了。”

第三个站起来的是个外卖骑手,嗓门最大:“我送餐三年,天天在路上挨饿受气。有天在你们这儿蹭了碗剩饭,吃完坐在门口台阶上哭了半个钟头。不是委屈,是觉得——这世上还有人记得我们长什么样。”

一个接一个。

有人举起录音笔播放语音:“我爸阿尔茨海默症七年,昨天吃了半块童年味道糯米饼,突然叫了我小名,还问我妈桂花糖蒸蛋有没有放糖。”

有个老太太颤巍巍地站起来,拄着拐杖:“我老头子瘫了八年,前天喝了一口你做的和解汤圆,自己抬起了手,抓了抓我的衣角……这么多年,他是头一回主动碰我。”

现场静了片刻,随后爆发出掌声。

那穿灰西装的男人还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却发现周围的人都在鼓掌,连身边两个原本跟着他来的记者也掏出本子在记名字。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资料袋,手指用力,把纸边捏得起了皱。

阿阮在台上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动了动,没笑出来,但眼神亮了一下。她又摇了下铃铛,这次声音更短促,像是画下一个句号。

大屏幕切换到下一帧:陈砚舟做“尘光丸”时的手部特写。镜头慢放,他指尖沾着面糊,轻轻一搓,丸子滚入沸水,像一颗坠入人间的星子。

灰西装男人终于起身,带着两个随从往出口走。路过陈砚舟座位时,脚步顿了顿。

“你们以为这就赢了?”他压低声音,“舆论能捧人,也能杀人。今天这些眼泪,明天就能变成罪证。”

陈砚舟没抬头,也没看他,只是继续用拇指摩挲腕上的银勺,像是在试它的温度。

“那你回去告诉赵德利,”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旁边几个人都听见了,“做人别怕火太旺,就怕锅底漏了气。真金不怕炼,假油才怕辣。”

灰西装男人脸色一僵,转身就走。

人群的声浪越来越高。有记者冲到前面喊问题:“陈主厨!您对今天的集体声援有什么回应?”

“请问心味系统是否涉及精神干预?”

“阿阮小姐,全球美食集团接下来会如何支持心味餐馆?”

阿阮接过话筒,刚要开口,唐绾从记者席站起来,走到她身边,把笔记本递过去。

“名单我都记下了。”她说,“六十七位公开作证的食客,联系方式、病症类型、恢复情况,全在上面。你可以公布,也可以留着打官司用。”

阿阮点点头,接过本子,当众翻了一页,然后对着镜头扬了扬:“这份名单,今晚就会上传到心味公益档案库,永久公开。”

台下又是一阵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