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锦宫春深》的剧内cp到现实夫妻,这是什么神仙售后!”
“当年裴导暗戳戳的守护细节现在看全是糖,女儿奴预定了!”
婚后的日子被片场与家的两点一线填满,却处处藏着烟火温情。
苏沅接戏愈发谨慎,每部作品必是心血之作,每次红毯亮相都惊艳众人。
裴亦时则减少执导频率,将更多精力放在家庭,却依旧保持高水准,偶尔执导的短片总能引发热议。
清晨七点,裴亦时准时起床熬粥,根据苏沅当天的戏份调整口味,拍哭戏就炖雪梨银耳羹,拍武戏就备上当归牛肉汤。
他的手机备忘录里分了三栏:老婆的饮食禁忌、拍戏日程、情绪波动记录,连她每个月那几天要喝的红糖姜茶,都提前定好闹钟提醒。
苏沅收工回家,迎接她的永远是暖灯与热饭。
裴亦时会帮她卸下妆容,揉按酸胀的肩颈,听她吐槽片场的趣事或委屈。
一次苏沅因角色陷入抑郁情绪,裴亦时连夜暂停手头工作,带她回大学湖畔住了一周。
每天陪她写生、看落日,像当年那样轻声说:“不管你是影后还是苏欢颜,都是我要哄的小姑娘。”
婚后第五年,苏沅诞下女儿念念,取自“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裴亦时彻底化身超级奶爸,提前三个月啃完育儿书籍,把婴儿房布置得温馨又安全,小床挂着的风铃还是他亲手做的,摇起来是《锦宫春深》的插曲旋律。
念念夜里哭闹,永远是裴亦时先爬起来换尿布、冲奶粉,动作娴熟得堪比育儿嫂。
苏沅出月子复工,他每天雷打不动给剧组送三餐,保温盒里永远分装着产妇餐与女儿的辅食。
有次苏沅在外地拍戏,他抱着念念探班,镜头里那个曾在片场说一不二的导演,正笨拙地给女儿扎小揪揪,还对着视频教苏沅分辨奶粉的冲泡温度。
女儿第一次发烧,苏沅在颁奖典礼后台急得掉眼泪,裴亦时一边在电话里柔声安抚“别慌,医生说只是普通感冒”,一边抱着念念物理降温到天亮。
第二天还准时把温热的早餐送到苏沅酒店,眼底的红血丝藏都藏不住。
苏沅凭借一部女性题材电影再度封后,领奖台上她笑着看向台下:“感谢我的丈夫裴亦时,他在家庭里辛苦付出,让我可以在事业里大杀四方,回到家也能做被宠爱的小女孩。”
镜头扫过裴亦时,他正举着手机给女儿录像,眼里满是骄傲与温柔。
私下里,裴亦时会把苏沅的奖杯一一擦拭,按年份摆进书房的展示柜,每座奖杯旁都放着对应的照片——有的是领奖瞬间,有的是两人在片场的合影。
念念三岁时拿着妈妈的奖杯问:“爸爸,这是什么呀?”
裴亦时抱起女儿,指着照片说:“是妈妈很厉害的证明哦。”
某个深秋的傍晚,苏沅收工回家,看到裴亦时正陪念念在庭院里画落日,小丫头拿着蜡笔涂得满脸都是,他耐心地帮她擦脸,夕阳把三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苏沅走过去抱住他们,鼻尖萦绕着饭菜香与桂花味。
“今天拍得顺利吗?”裴亦时回头问,顺手递过一杯热柠茶。
“嗯,想起我们第一次在这画落日的时候了。”苏沅笑着说。
念念搂着两人的脖子,奶声奶气地喊:“爸爸妈妈,要一直在一起!”
风穿过庭院的橘子树,落下几片金黄的叶子。
婚后五年,她在台前续写荣光,他在幕后守护烟火,女儿在爱里茁壮成长。
这便是时光最好的馈赠,把错过的岁月,熬成了细水长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