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沉浸式快穿 > 第22章 岁岁年年

第22章 岁岁年年(2 / 2)

“望舒,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他笑着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枝用暖玉雕成的海棠花,花瓣上还缀着几颗小小的珍珠,正是苏沅最爱的样式。

苏沅放下名册,指尖抚过玉簪,眼底泛起笑意:“你去江南是谈丝绸生意,怎么还惦记着这个?”

“路过玉器铺时,见这簪子像极了咱们院儿里的海棠,就买了。”周初霁坐在她身边,伸手替她拢了拢披在肩上的披风,“你身子弱,往后别等我到深夜。”

这些年,周初霁将徐家的商铺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江南的丝绸庄到北方的粮铺,生意越做越大,甚至还打通了海上的商路,将盛国的瓷器卖到了海外。

旁人见他靠着徐家起家,偶尔还会嚼舌根说他“吃软饭”,他却从不恼,只笑着怼回去:“我夫人的产业,我帮着守帮着扩,有何不妥?总比某些人只会躲在背后说闲话,连家都养不起强。”

怼得对方哑口无言后,他还会买上苏沅爱吃的桂花糕,哼着小曲儿回府——在他心里,旁人的闲言碎语,远不如苏沅的一句“回来啦”重要。

只是苏沅自幼体弱,当年又因哥哥的事忧思过度,大夫诊脉后说她难有身孕。

得知消息的那天,苏沅躲在房里悄悄抹泪,周初霁却抱着她说:“望舒,我娶你是想和你过一辈子,不是为了要孩子,你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从那以后,他再没提过孩子的事,只把更多的心思花在陪伴苏沅上——春日陪她去郊外踏青,夏日帮她在庭院里搭凉棚,秋日带她去山上采野菊,冬日守在炉边陪她看书,岁岁年年,从未间断。

两人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徐枫身上。

徐枫自小跟着他们,耳濡目染间,对经商有了浓厚的兴趣。

周初霁教她看账本、辨货物,带她去各地的商铺考察;苏沅则教她待人接物的道理,告诉她“经商先做人,诚信最重要”。

徐枫性子活泼,不喜欢困在京城的商铺里,总爱跟着商队走南闯北。

每次出发前,她都会抱着苏沅的胳膊撒娇:“姑姑,我这次去西域,给你带最好的羊绒回来!”

周初霁则会板起脸,叮嘱她:“路上注意安全,遇到事别冲动,记得给家里捎信。”

可等徐枫真的走了,他又会对着苏沅长吁短叹,生怕徐枫在外面过得不好。

这年除夕,徐府格外热闹。

盛嘉兰难得空出时间,带着宫里的点心来徐府过年。

五人围坐在暖炉旁,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听徐枫讲她在江南的见闻——她说江南的烟雨多美,说海边的渔民多热情,说西域的葡萄多甜。

周初霁给苏沅夹了个她爱吃的韭菜鸡蛋馅饺子,又给盛嘉兰倒了杯酒,笑着说:“陛下,今年的生意不错,我打算捐些银两,在西北建几所义学,让那边的孩子也能读书。”

盛嘉兰点点头,眼底满是赞许:“好啊,朕正有此意。等开春了,朕让户部配合你。”

老夫人看着他们,又看了看眉飞色舞的徐枫,心里满是暖意。

暖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得满室通红,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偶尔有烟花在夜空绽放,绚烂夺目。

夜深了,盛嘉兰回宫后,周初霁陪着苏沅坐在庭院里看烟花。

他从身后抱住苏沅,下巴抵在她的肩上,轻声说:“望舒你看,咱们的日子是不是越来越好?”

苏沅靠在他怀里,看着夜空中的烟花,笑着点头:“是啊,都越来越好。”

没有惊天动地的波澜,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只有细水长流的陪伴,和日复一日的安稳。

盛国在盛嘉兰的治理下愈发繁荣,苏沅和周初霁的生意越做越稳,徐枫也长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姑娘。

他们的日子,就像徐府庭院里的海棠树,看似平淡,却在岁月的浇灌下,枝繁叶茂,结出了最甜的果实。

往后的岁岁年年,依旧是这样——春日海棠开,夏日蝉鸣响,秋日桂花香,冬日暖炉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