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合作(1 / 2)

梅如故登门时,苏沅正在司令部核阅军校的章程。

副官通报时,她笔尖一顿,随即淡淡道:“请他到暖房等。”

暖房里的墨兰开得正好,淡紫色花瓣沾着午后的阳光,透着股沉静的韧劲儿。

梅如故走进来,没穿惯常的长衫,换了身合体的深色西装,领口系着素色领结,褪去了梨园老板的温雅,多了几分利落的锋芒。

“闻大小姐。”他站在兰草旁,没像从前那样拱手,而是微微颔首,姿态里带着一种新的郑重。

苏沅放下笔,抬眼看向他,目光平静无波:“梅老板今日换了装扮,倒像是要谈正事。”

“是该谈正事了。”梅如故从怀中取出枚铜质徽章,上面刻着交错的稻穗与长枪——那是北方亲和派的标志。

“在下梅如故,北方亲和派主事,奉命在江州布点三年,旨在寻找能推动南北和解的力量。”

他将徽章放在石桌上,金属与青石相碰,发出清脆的响,“梨园是据点,戏文是暗号,那些看似闲聊的茶客,都是我的人,之前对大小姐多有试探,并非不信,只是乱世之中,每一步都需谨慎。”

苏沅看着那枚徽章,指尖轻轻划过砚台边缘,忽然笑了:“我当梅老板是什么时候露的破绽?原来是上次你说‘建安七子南北相隔,笔墨传志’时——寻常戏班老板,哪会对建安七子的典故那般熟稔,还说得那般切中要害。”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他眼底:“何况,能在激进派暗杀时那般镇定,能对南北局势看得那般通透,又能不动声色帮我牵线尹家……梅老板,你从来就不像个只懂戏文的普通人。”

梅如故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释然:“大小姐心思缜密,是我低估了。”

“不是低估,是时机未到。”苏沅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你需要观察我是否值得合作,我也需要看看,北方亲和派到底有几分诚意,现在看来,我们都没让对方失望。”

她拿起那枚徽章,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你想要什么?南北互市?军备共享?还是边境通商?”

“我想要的,是结束这无休止的纷争。”梅如故的声音低沉而恳切,“北方百姓缺粮,南方百姓缺药,子弟兵们困守边疆,父母妻儿望眼欲穿……这些都不是靠枪炮能解决的。”

他看着苏沅,目光灼灼:“大小姐办军校练强兵,不是为了扩张,而是为了守护;尹家通商道聚财富,不是为了囤积,而是为了流通,这些与我们亲和派的主张不谋而合。”

“你想合作。”苏沅将徽章还给他,语气笃定,“北方出药材、粮食,南方出军械、丝绸,以尹家商道为桥,以我的军队为盾,互通有无,共守太平。”

“正是。”梅如故接过徽章,郑重收好,“我已拟定合作细则,北方愿先开放三个药库,供应江州伤兵营及平民所需;南方则需保证北方商队在江州境内的安全,并逐步开放边境贸易。”

他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递了过去:“这是草案,大小姐可细看,有任何异议,我们都可再议。”

苏沅接过文件,却没立刻看,只望着窗外操练的士兵:“梅老板可知,激进派余党虽清,但南北积怨已久,阻力绝不会小。”

“我知道。”梅如故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就像这墨兰,要在寒冬里开花,总得挨过几场风雪,但只要根还在,只要攒着劲,总有绽放的一天。”

苏沅低头看向文件上的条款,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处处透着诚意。

她忽然想起初次在梨园见面时,他说“墨兰在暗处开得最香”——原来那时,他就已将心意藏在了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