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40章 岐王李茂贞:曾执金戈护帝銮,凤翔烟雨葬龙颜

第40章 岐王李茂贞:曾执金戈护帝銮,凤翔烟雨葬龙颜(1 / 2)

曾执金戈护帝銮,敢凭孤镇抗强藩。

紫禁门前兵戈起,谁记?当年博野一营官。

鼎祚倾颓身是客,何择?称孤道寡亦求安。

青史是非谁与判,笑看,凤翔烟雨葬龙颜。

公元880年的长安,堪称晚唐版末日求生现场——黄巢带着起义军一路开挂,把唐僖宗吓得打包行李就往四川跑,长安城里乱成一锅粥。这时候,没人会注意到护驾队伍里一个叫宋文通的年轻人,就像没人会想到,这个河北博野出身的普通士兵,将来能在关中大地当几十年话事人。

宋文通的起步剧本其实很常规:农村青年参军谋出路,靠着体格好、胆子大混上博野军队长,日常工作就是巡逻放哨,属于军队里的基层员工。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龙尾坡一战成了他的职场转折点。当时黄巢麾下大将尚让带着部队杀来,宋军长刀挥舞如闪电,硬是把叛军杀得落荒而逃。《旧五代史》里那句败尚让于龙尾坡,以功迁神策军指挥使,翻译过来就是因业绩突出,破格提拔为中央警卫团干部,这波逆袭堪称晚唐版士兵突击。

真正让宋文通逆天改命的是护驾之功。光启元年(885年),军阀朱玫联合李克用跟宦官田令孜火拼,唐僖宗又开启逃亡模式,从长安一路跑到兴元(今陕西汉中)。宋文通带着部下死死顶住追兵,堪称僖宗的贴身保镖。皇帝感动得不行,直接给了个大礼包:封武定军节度使,赐姓名李茂贞,字正臣。这操作相当于不仅给升了高管,还赐了集团姓氏,瞬间从编外人员核心骨干,宋文通自此正式解锁李茂贞这个伴随一生的。

光启三年(887年),李茂贞迎来职场天花板突破战。护送僖宗回长安途中,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突然叛变,放火烧了行宫,摆明了要皇帝。僖宗急得直跺脚,当即任命李茂贞为陇州招讨使平叛。李昌符大概没把这个新晋高管放眼里,结果被李茂贞一顿胖揍,兵败身亡。《新五代史》记载李昌符反,茂贞击斩之,短短七个字背后,是李茂贞一战定关中的霸气。战后论功行赏,他直接接掌凤翔、陇右节度使,手握凤翔这处关中咽喉,正式从打工仔一方诸侯。这一年,李茂贞刚满31岁,比同时期的朱温、李克用少走了十年弯路。

成为凤翔节度使的李茂贞,立刻展现出超强的经营头脑。凤翔这地方太关键了,离长安就一百多公里,相当于守在皇帝家门口,进可干预朝政,退可据险自守。李茂贞深知地盘是硬道理,刚上任就搞起区域扩张计划,把凤翔打造成了晚唐版独立王国。

大顺二年(891年),机会送上门来:宦官杨复恭得罪唐昭宗,带着养子杨守亮跑到兴元搞叛乱。李茂贞眼睛一亮,这可是吞并山南西道的绝佳借口。他立刻给朝廷上表,申请当山南西道招讨使,嘴上说为陛下除贼,心里早就把那块地盘划进自己版图了。昭宗不傻,知道这是驱虎吞狼,果断拒绝。但李茂贞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先斩后奏,带着兵就打了过去。

这场仗打得相当漂亮,李茂贞的军队堪称特种部队——常年守边疆的老兵油子,比朝廷新募的市井少年能打十倍。《资治通鉴》里说他连克凤州、洋州、泾原三州,不到半年就拿下兴元,把杨复恭叔侄赶得四处逃窜。打下来之后,李茂贞玩起了管理学套路:把新占领的地盘全派自家子弟镇守,相当于安插亲信高管,然后才慢悠悠上表朝廷要接管权。昭宗没办法,只能任命他为山南西道兼武定节度使,等于默认了这波违规扩张。此时的李茂贞,已经手握十五个州以上的地盘,从关中小诸侯升级为西北一霸。

李茂贞的管理哲学很接地气:对军队搞绩效激励,打胜仗就给赏钱给地盘;对百姓搞轻徭薄赋,毕竟乱世里留住人口就是留住生产力。有史料说他辖境内民赖以安,这在军阀混战的晚唐简直是一股清流。相比之下,朱温在河南搞三光政策,李克用在河东天天打仗,李茂贞这波民心工程确实玩得溜,为他后来能守凤翔几十年打下了基础。

但权力这东西就像毒品,一旦沾上就停不下来。随着地盘扩大,李茂贞的心态开始飘了,对朝廷的态度从变成。昭宗想任命宰相徐彦若当凤翔节度使,把他调走,李茂贞直接上表怼回去:如果我走了,军心不稳出乱子,陛下您还能去哪避难?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离了我你玩不转,把昭宗气得直拍桌子。君臣之间的矛盾,就此埋下导火索。

唐昭宗李晔堪称晚唐最憋屈皇帝,空有重振朝纲的野心,手里却没半点实权。面对李茂贞的职场霸凌,他终于忍不住要一把,结果把自己坑得更惨。

景福二年(893年),昭宗召来宰相杜让能开会,拍着桌子说:朕不能坐受凌辱!非要派兵讨伐李茂贞。杜让能赶紧劝阻:凤翔离长安太近,李茂贞的兵比咱们能打,这仗打不得啊!但昭宗铁了心要找回面子,硬是凑了三万禁军,让覃王李嗣周当主帅。这波操作简直是送人头——禁军全是新招的街溜子,连兵器都拿不稳,而李茂贞联合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凑了六万身经百战的边防军。

战斗结果毫无悬念,禁军一触即溃,李茂贞的军队直接杀到长安城外,上演了晚唐版兵临城下。李茂贞放出话来:这事儿不怪我,都是杜让能挑唆的,杀了他我就撤兵。昭宗这下慌了,只能牺牲宰相保自己,赐死杜让能等人。《新五代史》记载茂贞逼帝杀宰相杜让能,这一笔直接把李茂贞的忠臣人设撕得粉碎。经此一役,李茂贞彻底摸清了朝廷的底细:原来皇帝就是个软柿子,想捏就捏。

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又搞了波大动作。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去世,两个儿子争家产,李茂贞支持王珙,结果昭宗把职位给了李克用的女婿王珂。李茂贞气得跳脚,联合王行瑜、韩建两个刺头军阀,带着三镇兵马再次杀进长安,这次更过分,直接想废了昭宗,改立吉王李保。昭宗吓得从长安逃到南山,差点没饿死在山里。

关键时刻,李克用来了。李克用早就看李茂贞不顺眼,带着河东兵一路杀过来,先灭了王行瑜。李茂贞瞬间怂了,赶紧杀了自己的养子李继鹏当替罪羊,向昭宗谢罪。李克用本来想一鼓作气灭了李茂贞,结果朝廷大臣劝昭宗:杀了李茂贞,李克用更没人能治了,不如留着互相牵制。昭宗一想有道理,就放过了李茂贞。这波极限逃生让李茂贞捡回一条命,但也让他明白:跟李克用、朱温比,自己还是差点意思。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此一战,他反倒捡了河西不少州县,实力没降反升。

此时的李茂贞,已经从护驾忠臣彻底变成跋扈军阀。《旧五代史》评价他凌弱王室,颇有问鼎之志,说白了就是欺负皇帝,想当老大。但他的野心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真正的终极boSS朱温,已经把目光投向了长安。

天复元年(901年),李茂贞晋爵岐王,达到了人生巅峰。但这时候的晚唐,已经变成了三国杀局面:河南的朱温是氪金大佬,地盘最大兵最强;河东的李克用是老牌玩家,战斗力爆表;李茂贞则是中路霸主,守着关中关键位置。三个人互相打,谁也吃不掉谁。

李茂贞的生存策略很明确:抱紧皇帝大腿,以唐朝忠臣自居,跟朱温对抗。这年十月,宦官韩全诲把昭宗劫持到凤翔,投靠李茂贞。李茂贞高兴坏了,这不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赶紧把昭宗安置在凤翔行宫,好吃好喝伺候着,然后以皇帝名义发号施令。但他没想到,这波操作直接把仇恨值拉满,朱温带着大军就打过来了,把凤翔围了个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