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230章 清仁宗嘉庆:和珅跌倒欲挽颓,力不从心留叹息!

第230章 清仁宗嘉庆:和珅跌倒欲挽颓,力不从心留叹息!(1 / 2)

和珅跌倒国库丰,勤政难医百弊丛。

川楚烽烟燃未歇,海疆寇影又惊鸿。

整纲欲挽颓波势,宵旰终成转眼空。

六十春秋尘与土,只留叹息在清宫。

嘉庆帝叫颙琰,后来改名叫永琰,这名字改来改去,倒像他早年的处境——看着爹乾隆皇帝把皇位坐得比铁打的还稳,自己只能乖乖当备胎,一备就是二十多年。

颙琰是乾隆的第十五子,按说这排位想当皇帝,跟现在买彩票中头奖概率差不多。但架不住他那些哥哥们要么早夭,要么不争气。老大永璜、老二永琏、老七永琮都没活过成年,老八永璇是个瘸子,老十一永瑆是个书法家,天天沉迷笔墨不想干活,老十二永璂他妈那拉皇后还被乾隆给废了。这么一筛,看起来老实本分的颙琰,反倒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乾隆三十八年,颙琰被秘密立为储君,但这事儿除了乾隆自己,谁都不知道。他每天该上学上学,该请安请安,表现得跟个普通皇子没两样。《清史稿》里说他“幼好学,受经于朱珪,习通大义”,意思是这孩子爱读书,跟着名师朱珪学儒家经典,懂道理。但懂道理在乾隆面前不算啥,懂藏拙才是真本事。

有一次,乾隆带着皇子们去打猎,颙琰箭法一般,没射到啥大猎物,回来就写了首诗:“塞垣行猎趁秋光,弓矢随身练武备。命中无多非所憾,适志原存下泽车。” 翻译过来就是:我打猎不是为了射多少猎物,主要是体验生活,锻炼身体。这情商,直接把乾隆哄得挺开心——这孩子不贪功,懂事。

就这么着,颙琰在储君位置上熬到了乾隆六十年。乾隆老爷子为了兑现“在位不超过康熙六十一年”的承诺,宣布禅位给颙琰,自己当太上皇。但别以为颙琰这就熬出头了,真正的憋屈才刚开始。

嘉庆元年正月初一,禅位大典搞得那叫一个隆重。颙琰穿着龙袍,跪在太和殿上接玉玺,心里估计激动得不行。可他刚接过玉玺,乾隆就发话了:“朕虽然退休了,但军国大事还得朕说了算。” 颙琰一听,得,这皇帝跟实习生没区别,工资(玉玺)到手了,权力还在老板(乾隆)手里。

当时朝堂上有个公开的秘密:和珅比嘉庆更像皇帝。和珅是乾隆的宠臣,官居文华殿大学士,还管着户部、吏部,权力大到没边。他仗着乾隆撑腰,根本不把嘉庆放眼里。嘉庆想提拔自己的老师朱珪,和珅立马跑到乾隆那儿打小报告,说朱珪要结党营私,吓得嘉庆赶紧把朱珪调到外地。

嘉庆心里恨得牙痒痒,但面上还得对和珅客客气气。有一次,和珅送了嘉庆一柄玉如意,嘉庆笑着收下,转头就跟身边人说:“这如意是好,但送如意的人,未必如意。” 这话里的杀气,估计只有他自己听得懂。

这三年里,嘉庆每天的工作流程大概是:早上去给乾隆请安,听乾隆训话,然后回自己宫里批奏折——但重要的奏折还得送乾隆那儿拍板。他就像个提线木偶,眼睁睁看着和珅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把国库掏得底朝天,却啥也不能做。《清史稿》里写他“初逢训政,恭谨无违”,这“恭谨”俩字,背后藏着多少憋屈,只有嘉庆自己清楚。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驾崩了。当天嘉庆就干了件大事:让和珅给乾隆守灵,名义上是尽孝,实际上是把他软禁起来。和珅还傻乎乎地以为这是恩宠,穿着孝服在灵堂里待着,压根没意识到自己的死期到了。

接下来的操作,嘉庆玩得那叫一个溜。他先让大臣们弹劾和珅,给和珅罗罪名。官员们一看风向变了,纷纷递奏折,把和珅的罪状列得比芝麻还多:什么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僭越礼制(家里藏了只有皇帝能穿的龙袍),甚至还有“坐轿子进圆明园”这种大不敬的罪。

正月初八,嘉庆下令抄和珅的家。这一抄,全国人民都惊呆了。和珅家里抄出的金银财宝、古玩字画,加起来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朝十年的财政收入。当时民间立马流传开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正月十八,嘉庆赐和珅自尽。和珅临死前写了首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嘉庆看了这诗,冷笑一声:“都死到临头了,还装什么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