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后宫的麻烦,朝堂上又不安生了。当时的金朝,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又面临着蒙古的威胁,可谓是内忧外患。完颜永济虽然有心治理国家,可他性格优柔寡断,又没什么治国的经验,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他常常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就在完颜永济焦头烂额的时候,北方的蒙古草原上,一个强大的势力正在崛起,那就是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帝国。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随后就把目光投向了南方的金朝。
面对蒙古的威胁,完颜永济却做出了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决策。公元1209年,蒙古大军第三次攻打西夏,西夏向金朝求救。这本是一个联合抗蒙的好机会,可完颜永济却犯起了糊涂,他居然说:“敌人相攻,吾国之福,何患焉?”他以为可以坐山观虎斗,等蒙古和西夏两败俱伤,自己再坐收渔翁之利。可他没想到,西夏在蒙古的猛攻之下,很快就撑不住了,最后不得不向蒙古投降,还同意“附蒙攻金”。这下可好,金朝一下子失去了一个盟友,还多了一个敌人,局势变得更加严峻了。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南下攻金。蒙古铁骑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突破了金朝的边境防线。完颜永济这下慌了神,赶紧派西北路招讨使粘合合打去求和,可成吉思汗根本就不买账,继续挥师东进。
在军事上,完颜永济也是用人不当。他派平章政事独吉千家奴、参知政事胡沙行省事备边,可这两人根本就不是蒙古人的对手,在会河堡一战中,被蒙古大军打得落花流水,金军几乎全军覆没。居庸关也随之失守,蒙古大军直逼中都(今北京)。这下,整个金朝都陷入了恐慌之中,中都戒严,百姓们人心惶惶。
这边前线战事吃紧,朝堂上也是一片混乱。完颜永济本就没什么主见,又不善于辨别忠奸,结果被一群奸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其中最嚣张的,当属右副元帅纥石烈胡沙虎。这胡沙虎可不是什么善茬,他出身名门,却为人贪鄙,口无遮拦。他多次因不服皇权受惩,可却一直没被彻底整治。金章宗时,他就曾与丞相完颜襄出征,还公然说:“臣与襄有隙,且杀臣矣。”气得金章宗把他下狱,可没过多久又把他赦免了。
完颜永济即位后,胡沙虎更是肆无忌惮。他不仅擅自夺取官库银钱、衣物,还抢夺官民马匹,甚至纵兵掳掠,百姓们对他是恨之入骨。可完颜永济却对他无可奈何,还不得不任用他,因为当时金朝人才匮乏,像胡沙虎这样有点军事才能的人,还真不好找。
公元1213年,蒙古大军再次逼近中都。胡沙虎不但不积极抵抗,反而拥兵自重,还想着趁机发动政变。他先是矫诏诛杀了反对他的人,然后带兵闯入皇宫,杀了知大兴府徒单南平、刑部侍郎徒单没拈等人。都点检徒单渭河拒绝为他打开东华门,他就派人威胁,许以世袭猛安三品官职,可还是没人理他。最后,他干脆砸开城门,闯入宫中,把完颜永济给囚禁了起来。
被囚禁的完颜永济,此时才彻底认清了自己的处境。他这个皇帝,当得是如此窝囊,不仅没能治理好国家,还被奸臣逼到了绝境。可他已经没有了反抗的能力,只能任由胡沙虎摆布。
不久之后,胡沙虎派宦官李思中,将完颜永济杀害。这位在位仅仅六年的皇帝,就这样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而金朝,也在他的统治下,走向了衰落的深渊。
完颜永济死后,金宣宗完颜珣被拥立为帝。金宣宗受胡沙虎所迫,将完颜永济降封为东海郡侯。直到贞佑四年(公元1216年),金宣宗才追复完颜永济的卫王爵位,定其谥号为绍,所以后世称他为卫绍王。
《金史》中评价完颜永济“柔弱鲜智能”,他在位期间,确实没能有效地应对蒙古的崛起,也没能处理好国内的各种矛盾。他的优柔寡断、用人不当,让金朝错失了一次次挽救局势的机会。但他真的就如此不堪吗?也许,他只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人,他的性格注定了他无法在那个乱世中成为一位英明的君主。
参考《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