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45章 后唐庄宗李存勖:“复仇战神”变成“戏精皇帝”

第145章 后唐庄宗李存勖:“复仇战神”变成“戏精皇帝”(2 / 2)

可李存勖根本听不进去,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了,不能说话不算数。”最后还是给那两个后梁将领封了官。将士们听说后,果然很生气,纷纷抱怨:“咱们在战场上拼命,还不如戏子在皇帝面前说句话管用!”

除了宠信戏子,李存勖还特别贪财。他登基之后,把全国的财富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归朝廷,用来支付军饷和官员俸禄;另一部分归自己,存在后宫的“内府”里,用来满足自己的享乐。

同光二年(公元924年),中原地区闹旱灾,老百姓颗粒无收,到处都是饿死的人。军队的军饷也发不出来,将士们吃不饱饭,有的甚至开始逃跑。大臣们纷纷劝李存勖,把内府的钱拿出来救济百姓、发放军饷,可李存勖却舍不得,说:“内府的钱是我的私产,怎么能随便用呢?”

郭崇韬实在忍不住了,跟李存勖争辩:“陛下,现在百姓困苦,军队不稳,要是不赶紧救济,恐怕会出大乱子!内府的钱虽然是陛下的私产,可天下都是陛下的,您怎么能分得这么清楚呢?”

李存勖听了,很不高兴,可又找不到理由反驳,只好勉强拿出一点钱,可这点钱根本不够用,百姓和将士们的怨气越来越大。

这时候的李存勖,早就不是那个能征善战的战神了。他每天要么在宫里唱戏,要么跟戏子们喝酒作乐,要么就琢磨着怎么搜刮钱财,把朝政抛到了九霄云外。大臣们想跟他奏报国事,往往要等好几天才能见到他,而且见到他的时候,他要么在化妆,要么在唱戏,根本没心思听大臣们说话。

有次,一个将领奏报说,契丹(耶律阿保机建立的政权)入侵边境,请求朝廷派兵支援。李存勖正在跟戏子们排演新戏,听了之后满不在乎地说:“契丹那点人,没什么好怕的,等我把这出戏排完了再说。”结果,契丹军队在边境烧杀抢掠,百姓们深受其害,等李存勖派兵过去的时候,契丹早就抢够了跑了。

郭崇韬看着李存勖越来越荒唐,心里很着急,就多次劝他要勤政爱民,远离戏子和宦官。可李存勖不仅不听,还觉得郭崇韬管得太多,渐渐开始疏远他。一些嫉妒郭崇韬的戏子和宦官,趁机在李存勖面前说郭崇韬的坏话,说他想谋反。李存勖本来就对郭崇韬有意见,听了这些话,就信以为真,在同光四年(公元926年)下令,把郭崇韬杀了。

郭崇韬是后唐的开国功臣,跟着李存勖打了一辈子仗,忠心耿耿,却被无辜杀害。消息传出去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将士们的怨气更大了——连郭崇韬这样的功臣都能被杀,那他们这些普通将士,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

郭崇韬被杀后,后唐的局势越来越不稳定。各地的将领们都人心惶惶,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郭崇韬。没过多久,魏州的士兵就因为不满军饷发放,发动了兵变。

李存勖接到奏报后,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觉得只是几个士兵闹事,派点人去镇压就行了。他派自己的儿子李继岌率军去镇压,可李继岌根本没打过仗,是个草包,刚到魏州就被叛军打败了。

叛军见李继岌不堪一击,士气大振,很快就占领了魏州。这时候,一个叫李嗣源的将领站了出来。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跟着李存勖打了很多仗,很有威望。李存勖本来想派李嗣源去镇压叛军,可他没想到,李嗣源到了魏州后,不仅没镇压叛军,反而被叛军拥立为领袖,反过来攻打李存勖。

李嗣源率军一路南下,各地的将领们早就对李存勖不满了,纷纷投降李嗣源。李存勖这时候才慌了,赶紧下令,把内府的钱拿出来发放军饷,想拉拢将士们。可将士们早就寒了心,说:“现在才给钱,太晚了!”根本没人愿意为他卖命。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四月,李嗣源的军队逼近洛阳(当时后唐的都城)。李存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可他还想做最后的挣扎,就率领皇宫里的禁卫军,亲自出城迎战。

可禁卫军的士兵们早就不想打了,刚出城没多远,就有很多人逃跑了。李存勖没办法,只好率军退回皇宫。晚上,他在宫里跟几个戏子喝酒,喝着喝着,就哭了起来,说:“我这辈子打了这么多仗,没想到最后会落到这个地步。”

就在这时,皇宫里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禁卫军的将领郭从谦发动了兵变。郭从谦本来是个戏子,因为会打仗,被李存勖提拔为将领。他跟郭崇韬关系很好,郭崇韬被杀后,他一直怀恨在心,现在见李存勖大势已去,就趁机发动了兵变。

李存勖吓得赶紧拿起武器,跟叛军搏斗。可叛军越来越多,李存勖虽然勇猛,可寡不敌众,很快就被乱箭射中,倒在了地上。

这时候,一个叫善友的戏子跑了过来,看着倒在地上的李存勖,哭着说:“陛下,我跟着您这么久,现在只能用这种方式送您最后一程了。”说完,就把李存勖的尸体拖到宫里的乐器房里,浇上汽油,一把火给烧了。

一代战神,一个戏精皇帝,最后居然被自己提拔的戏子将领背叛,尸体还被另一个戏子烧了,真是荒唐又悲惨。

李存勖死后,李嗣源率军进入洛阳,登基称帝,史称“后唐明宗”。李嗣源上台后,废除了李存勖的一些荒唐政策,杀了很多作恶的戏子和宦官,努力安抚百姓和将士,后唐的局势才稍微稳定了一点。

可李存勖留下的教训,却被后人牢牢记住了。《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里,欧阳修评价李存勖:“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意思是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所以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衡;可当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戏子就把他困住了,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嘲笑。

李存勖的一生,就像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他前半生是“战神”,凭着勇气和谋略,报了父仇,建立了后唐,把“复仇剧本”演到了极致;可后半生却成了“戏精”,沉迷唱戏,宠信戏子,疏远贤臣,最后把自己的江山和性命都“演”没了。

参考《旧五代史·庄宗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