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99章 后秦末主姚泓:佛系到家得皇帝

第99章 后秦末主姚泓:佛系到家得皇帝(2 / 2)

姚绍拼了老命总算平定了姚恢叛乱,可自己也累得吐血而亡。临终前,他上疏姚泓:刘裕乃劲敌,臣死之后,愿陛下亲征拒之。姚泓拿着奏疏哭了半天,最后下了道旨:追赠姚绍为太宰,厚葬之。至于亲征?还是算了吧,宫里的佛经还没念完呢。

东晋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刘裕的大军像逛公园一样开进后秦境内。洛阳守将直接开城投降,许昌守将吓得弃城而逃。消息传到长安,姚泓召集大臣商量对策,有人建议:陛下,不如御驾亲征,鼓舞士气?姚泓连连摇头:朕体弱,经不起颠簸。有人说:那赶紧调关中兵迎敌啊!姚泓叹了口气:关中百姓刚经历战乱,朕不忍心再让他们打仗。

最后还是老将姚鸶拍板:臣愿率军迎敌!姚泓大喜,赏赐了他一堆金银绸缎,还亲自送到城门口,嘱咐道:将军一定要少杀人,能劝降就劝降,实在不行就跑回来,别硬拼。姚鸶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姚鸶在潼关和刘裕的部将王镇恶打了几仗,虽然勇猛,可架不住后秦军心涣散。士兵们私下议论:皇帝都不想打仗,我们拼什么命?没多久,姚鸶兵败自杀。消息传到长安,姚泓坐在龙椅上,半天憋出一句:姚将军真是太冲动了。

刘裕大军兵临城下时,姚泓做了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要亲自去敌军大营谈判。大臣们死死拉住他:陛下,刘裕是来灭国的,谈判没用啊!姚泓甩开众人:朕听说刘裕是个讲道理的人,朕去跟他说说,只要能保住百姓,朕不当皇帝也行。

《资治通鉴》里写了这段荒诞的对话。姚泓见到刘裕的先锋王镇恶,深施一礼: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朕愿献城投降,只求别伤害百姓。王镇恶差点笑出声:这事你得跟我家主公说,我做不了主。不过你要是现在投降,或许能留条小命。姚泓点点头:好,那朕等刘将军来。

回到宫里,姚泓开始安排投降事宜:先是把皇宫里的财宝分发给百姓,说:这些本来就是你们的,现在还给你们。然后又召集宗室,哭着说:是朕无能,连累了大家。宗室们有的哭有的骂,只有姚泓一脸我为苍生的悲壮。

当年八月,姚泓穿着白衣,带着文武百官,抬着棺材,打开长安城门,向刘裕投降。《晋书》记载这一幕:泓舆榇出降,素服牵羊,群臣面缚舆榇,至于军门。简单说就是:姚泓光着膀子,牵着羊,后面跟着绑着手的大臣,抬着棺材,活脱脱一出投降真人秀。

刘裕见了姚泓,倒也没立刻杀他,把他和宗室迁到建康(今南京)安置。按说这结局不算太惨,可姚泓偏要。有次刘裕宴请群臣,让姚泓穿着青衣给大家倒酒。这在当时是极大的侮辱,后秦旧臣看了无不落泪。姚泓却笑嘻嘻地给每个人倒酒,还说:能为刘将军服务,是朕的荣幸。

有人骂他没骨气,他却振振有词:昔日商汤灭夏,夏桀也没自杀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他忘了,刘裕不是商汤,十六国也不是尧舜时代。

几个月后,刘裕觉得姚泓留着是个隐患,随便找了个的罪名,把姚泓和后秦宗室全杀了。临刑前,姚泓终于哭了,不是为自己,而是念叨着: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战死呢。(《晋书·姚泓载记》:泓叹曰:悔不用尹昭之言!)

这位在位仅两年的末主,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结束了一生。后秦也随着他的死彻底灭亡,从姚苌建国到姚泓亡国,不过三十二年。

参考《晋书·姚泓载记》《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