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98章 后秦文恒帝姚兴:一半菩萨心肠,一半霸王手段

第98章 后秦文恒帝姚兴:一半菩萨心肠,一半霸王手段(2 / 2)

姚兴这人有个毛病:心太软。他总觉得大家都是亲戚,没必要下死手,结果好几次被人坑得差点亡国。

最典型的就是他对赫连勃勃的态度。赫连勃勃是匈奴人,爹死了之后来投奔姚兴。姚兴见他长得帅、又能打仗,就特别喜欢,不仅给他封了官,还拨了三万军队让他带。大臣们都劝:这赫连勃勃不是省油的灯,您可得防着点。姚兴说:人家孤儿寡母的,我不帮他谁帮他?

结果呢?赫连勃勃一拿到兵权,转头就叛变了,还建国称,天天在后秦边境烧杀抢掠。有一次赫连勃勃打下了后秦的城池,把城里的人全杀了,还把尸体堆成小山,美其名曰。姚兴气得吐血,亲自带兵去讨伐,结果被赫连勃勃打得大败,连自己的女婿都被俘虏了。《晋书》里说姚兴深悔之,但后悔也晚了——这赫连勃勃就像块狗皮膏药,粘上就甩不掉,后来还成了后秦的头号敌人。

还有一次,西秦的乞伏乾归被人打败,跑来投奔姚兴。姚兴不仅收留了他,还让他继续当西秦的老大。有人劝姚兴:乞伏乾归这人反复无常,您把他放回去,他肯定会反。姚兴说:我待他不薄,他怎么会反呢?结果乞伏乾归回去没多久,果然叛变了,还抢走了后秦不少地盘。姚兴气得拍桌子:我这是养了个白眼狼啊!

其实姚兴也不是没硬气过。有一年,东晋的刘裕北伐,打下了后秦的许昌。姚兴派人去谈判,刘裕说:关中本来就是汉人的地方,你们胡人该回老家了。姚兴听了大怒,立马派儿子姚泓带兵去打,结果被刘裕打得大败。这时候姚兴才明白:有时候讲道理没用,拳头硬才是硬道理。

到了晚年,姚兴的身体越来越差,脑子也不如以前灵光了。他最大的烦恼就是继承人问题——大儿子姚泓性格懦弱,小儿子姚弼却野心勃勃,总想夺权。

姚弼为了当太子,到处拉帮结派,甚至买通了姚兴身边的太监。有一次姚兴生病,姚弼居然带兵包围了皇宫,想趁机篡位。幸好姚泓及时带人赶到,才没让他得逞。按理说,姚弼这种谋反的行为,砍头都不为过,但姚兴居然只是把他骂了一顿,没舍得杀。《资治通鉴》里说兴不忍诛,免弼官而已,意思就是姚兴心太软,只是免了姚弼的官。

这件事之后,后秦的皇子们开始互相残杀。姚兴的侄子姚耕儿想杀姚泓,结果被姚泓反杀;姚弼的党羽又想作乱,最后也被镇压。短短几年,后秦因为内斗损失了大量兵力,国力一天不如一天。

这时候,外部的敌人也开始蠢蠢欲动。赫连勃勃天天在北边骚扰,刘裕在东边虎视眈眈,连西秦的乞伏炽磐都敢来抢地盘。姚兴想派兵去打,结果将士们都不愿意卖命——毕竟皇帝家里都乱成一锅粥了,谁还愿意为他们打仗?

公元416年,姚兴病重。他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落叶,突然叹了口气:我这辈子,想当个好皇帝,却没护住老百姓;想当个好父亲,却没管好儿子们。说完这句话,就咽了气。《晋书》记载兴薨,年五十一,在位二十二年,一代枭雄,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

姚兴死后,他的儿子姚泓继位。但这时候的后秦已经是个烂摊子,没过两年就被刘裕灭掉了。有人说,如果姚兴晚年不那么糊涂,后秦也许不会亡得那么快;也有人说,在那个乱世,就算姚兴再厉害,也挡不住历史的车轮。

其实姚兴这个人,就像一面镜子。他仁慈、好学、重视民生,是个难得的好皇帝;但他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又给后秦埋下了灭亡的种子。《晋书》评价他兴始崇儒术,留心政道,慨然有吞山河之志,然仁而无断,屡为强臣所制,算是比较中肯的评价。

参考《资治通鉴》《晋书》《十六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