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来了,萧纪这人打仗没天赋,还特别爱瞎指挥。他派大儿子萧圆照当前锋,这小子是个二愣子,打了胜仗就吹自己是战神,打了败仗就撒谎说“小胜,马上就能进建康”。萧纪信以为真,天天在大船上喝酒听曲,等着儿子报捷。
等大军打到巴东(今重庆奉节),碰到了萧绎派来的大将陆法和。陆法和是个奇人,据说会法术,打仗前先烧炷香,然后对部下说:“别怕,萧纪的兵看着凶,其实是来给咱们送金饼的。”
果然,两军一交手,萧纪的士兵就开始犯嘀咕:“金饼倒是挂着,可谁见过真的赏下来?” 打了几仗,伤亡越来越多,金饼还是只看不给,士兵们的心气儿全没了。有个叫樊猛的将领,干脆带着人投降了萧绎,还转头给萧纪来了个反包围。
萧绎本来不想跟萧纪死磕,毕竟是亲兄弟,传出去不好听。他先派使者去劝降:“老弟,别打了,回蜀地接着当王爷,我给你加官进爵。” 萧纪把使者骂了回去:“我是皇帝,他算个啥?让他赶紧投降!”
萧绎一看这小子敬酒不吃吃罚酒,也火了,亲笔写了封信,列举萧纪三大罪:“老爹死了不奔丧,一罪也;擅自称帝,二罪也;兄弟相残,三罪也。” 还特意嘱咐使者:“把信给萧纪看看,让他好好反省!”
萧纪看了信,不仅没反省,反而把仓库里的金饼拿出来几块,赏给身边的亲信,让他们拼命。可这时候再赏已经晚了,士兵们早就看透了他的套路,纷纷跑路。有个士兵临走前还骂:“早干嘛去了?现在拿几块金子就想让老子卖命,当我们是傻子啊!”
《南史》里记载了个特别讽刺的细节:萧纪被包围时,船上还有几十箱金饼,他让侍卫把金饼扔到水里,想让萧绎的士兵抢金饼,趁机突围。结果萧绎的士兵根本不搭理——谁傻到在战场上捡金子?万一被一箭射死,有命捡没命花。
最后,萧纪被樊猛追上,一刀砍死在船上。临死前,他还死死攥着一块金饼,估计到死都没想明白:“我有这么多金子,怎么就输了呢?”
萧纪死后,他那十万大军作鸟兽散,仓库里的金饼、银子、丝绸全成了萧绎的战利品。萧绎看着这些宝贝,冷笑一声:“这小子一辈子就惦记这些玩意儿,最后还不是给我做了嫁衣?” 他下令把萧纪的儿子们全杀了,彻底绝了后患。
不过萧绎也没得意多久,没过几年,西魏大军打过来,他自己也被活捉,江陵城被烧得片瓦不留。有人说这是报应——兄弟相残的事干多了,老天爷都看不下去。
回头再看萧纪这一辈子,活脱脱一个“守着金山饿死”的笑话。他占着蜀地的好地盘,手里有兵有粮,本来能当个安稳王爷,却非要惦记不属于自己的皇位;手里攥着一万斤金饼,却不知道“财散人聚”的道理,最后成了史书里“贪鄙而亡”的反面教材。
《梁书》里评价他:“纪虽英果,而无远略,故终致败亡。” 说白了就是:这哥们有点小聪明,却没大格局,手里的好牌被打得稀烂。
参考《梁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