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66章 豫章王萧栋:在位30天的傀儡皇帝

第66章 豫章王萧栋:在位30天的傀儡皇帝(2 / 2)

当了皇帝的萧栋,日子过得还不如以前当王爷自在。皇宫里到处都是侯景的眼线,他连跟妃子说句悄悄话都得小心翼翼。有一次想出去透透气,刚走到宫门就被侍卫拦下来:侯丞相有令,陛下不宜外出。气得萧栋直拍大腿,可除了骂两句乱臣贼子,啥也干不了。

最惨的是他的两个弟弟——萧桥和萧樛。这哥俩本来在外地躲清静,听说哥哥当了皇帝,兴冲冲跑来建康想沾点光,结果刚到就被侯景扣了下来,关在密室里当人质。萧栋每天看着弟弟们送来的求救信,急得满嘴起泡,却连派人送件棉衣的权力都没有。

侯景这边可没闲着。他一边让萧栋当幌子稳定人心,一边抓紧时间给自己造舆论。当时有个叫眭昭达的术士,不知收了侯景多少好处,到处散播景当为帝的谣言,还说萧栋的字拆开是木旁动,意思是在木旁要动刀,暗示萧栋注定要被砍头。这种现在看来漏洞百出的鬼话,在当时居然信者甚众,可见侯景的宣传工作做得有多到位。

到了十月,侯景觉得差不多该收网了。他先是逼着萧栋给自己加殊礼,接着又让人奏请。萧栋哪敢说不,只能哆哆嗦嗦地在禅让诏书上签字。据说签字的时候,他手一抖,毛笔掉在地上好几次,眼泪把诏书都浸湿了。

禅让大典办得比登基时还敷衍。侯景连客气一下的功夫都省了,直接派人去皇宫拿玉玺。萧栋穿着件便服,被两个士兵架着走出太极殿,看到侯景的手下正在拆皇帝的仪仗,突然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臣陛下!臣陛下!周围的人听着都觉得心酸,可没人敢吱声——谁都知道,这时候同情萧栋,等于跟侯景过不去。

被废之后,萧栋和妻子张氏、两个弟弟一起被关进了密室。侯景还算,给他们留了点食物和水,就是不让出门。密室里暗无天日,萧栋每天只能靠着窗户透口气,看着外面的飞鸟发呆。张氏忍不住抱怨:早知道当皇帝是这下场,还不如当初在王府里种葵花呢!萧栋叹口气:是啊,那时候虽然清贫,至少睡得安稳。

可侯景显然不打算让他们安稳多久。公元552年三月,梁朝大将王僧辩、陈霸先(就是后来陈朝的开国皇帝)率军打败侯景,收复建康。侯景仓皇出逃前,特地让人去密室解决萧栋一家——毕竟留着前皇帝,万一被对手利用就麻烦了。

执行命令的是侯景的部将王伟和吕季略。这俩人带兵冲进密室,二话不说就把萧桥、萧樛拉出去砍了。萧栋和张氏吓得抱在一起,以为下一个就是自己。没想到王伟突然改了主意:留着他们,说不定还有用。于是把他俩转送到京口看管。

按理说,王僧辩收复建康后,应该把萧栋接回来复位才对。可这位萧栋同志实在太没存在感,王僧辩压根没把他当回事,反而拥立了梁武帝的另一个孙子萧渊明当皇帝。萧栋听说这消息,心里拔凉拔凉的——合着自己连当傀儡的资格都没了?

更倒霉的还在后面。陈霸先和王僧辩后来因为立谁当皇帝的问题闹翻了,陈霸先带兵偷袭建康,杀了王僧辩,改立萧方智为帝。这时候有人劝陈霸先:萧栋还在京口呢,留着是个祸害。陈霸先本来就想自己当皇帝,正愁找不到理由斩草除根,一听这话,立马派人去京口萧栋。

《南史》里记载这段时,用了句栋与妃张氏并遇害,轻描淡写得像在说天气。但根据野史传闻,萧栋死得相当窝囊——他被人从船上推到长江里,活活淹死的。临死前还喊了句:早知道会这样,当初还不如死在侯景手里!

可怜萧栋这一辈子,前半生当闲散王爷,中间三十天被迫当皇帝,最后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他既没干过什么坏事,也没能力干什么好事,就因为生在皇族,稀里糊涂地被卷进权力斗争,最后成了别人案板上的鱼肉。

萧栋死后,梁朝也没撑多久。公元557年,陈霸先废了萧方智,建立陈朝,梁朝正式灭亡。那些曾经在历史舞台上蹦跶的人物,侯景被挫骨扬灰,王僧辩身首异处,陈霸先倒是当了皇帝,可也只活了五十多岁。反倒是萧栋这个三十天皇帝,像一粒被风吹走的尘埃,没留下多少痕迹。

参考《梁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