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 > 第104章 “星火现象”与幸福的烦恼

第104章 “星火现象”与幸福的烦恼(2 / 2)

这天下午,小张又推着一个小推车来到林烨办公室,车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信件和包裹。

\"林总,这是今天收到的,需要您过目一下。\"小张笑着说,\"最近我们前台都快变成邮局了。\"

林烨好奇地拆开几个包裹。其中一个盒子里装着一套精美的手绘漫画,描绘了星火从华强北柜台到如今的发展历程,画工专业,显然是出自美院学生之手;另一个包裹里是一本厚厚的建议书,来自某个科技爱好者社群,针对星火的产品和生态建设提出了数百条详细建议;还有一个特别的礼物是一盆多肉植物,附着的卡片上写着:\"像星火一样,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最让林烨动容的是一封来自西部农村的信。信纸粗糙,字迹稚嫩,是一个初中生用铅笔写的:\"我在学校的破电脑上看到了你们的新闻,我也想要学编程,以后为星火工作。我现在每天走十里山路去上学,但我不怕累,因为我想像你们一样改变世界。\"

林烨久久凝视着这封信,眼眶微微发热。他立即让助理扫描这封信,并决定将其放入公司的\"星光墙\"展示区。

第二天,公司入口处的\"星光墙\"正式亮相。墙上不仅展示着精选的粉丝礼物和信件,还配上了捐赠者的故事和寄语。这个小小的展示区很快成为员工们最爱驻足的地方,每天都有不少人在这里寻找灵感和动力。

随着面试工作的深入推进,一批批新员工开始入职。办公区肉眼可见地变得拥挤起来,原本轻松的办公氛围开始发生变化。

周伟在某天下午找到林烨,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最近入职的几个新人,技术能力都很强,但我感觉他们更关心薪资待遇和晋升速度,对技术本身的热情反而不如早期员工。\"

与此同时,吴坤也在管理会议上提出:\"现在团队规模扩大后,沟通成本明显增加。以前吼一嗓子全公司都能听见,现在发个邮件都要抄送十几个人。\"

陈薇敏锐地指出:\"这是快速扩张期的通病。我们需要在追求规模的同时,守住星火的文化内核。\"

林烨召集管理层开了次特别会议,专门讨论文化传承问题。经过激烈讨论,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设立\"星火文化大使\",由早期员工向新人讲述创业故事;创建\"技术夜话\"活动,鼓励跨部门技术交流;改革绩效考核体系,增加对技术贡献和文化契合度的权重。

李静还提出了一个创新方案:\"我们可以启动'星火传承计划',让每个新员工都与一位老员工结对子,不仅学习技术,更传承文化。\"

某个加班深夜,林烨独自走在已经空无一人的办公区。月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崭新的工位上,那些代表着公司扩张的物理痕迹在静谧中格外明显。

他停在\"星光墙\"前,仔细阅读每一封信件,每一张卡片。那个西部农村孩子的信被装裱在中央位置,旁边是林烨亲笔写下的回应:\"每一点星火,都能照亮一片天空。\"

站在巨大的玻璃幕墙前,俯瞰城市的万家灯火,林烨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声誉、人才、机遇——这些都是创业者梦寐以求的,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挑战。

如何在这轮快速扩张中保持技术创新的纯粹性? 如何让数百名员工仍然能够像创业初期那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如何不辜负那些寄予厚望的粉丝和用户的期待?

这些问题在他脑中盘旋,找不到简单答案。但他知道,星火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从追求生存到承担使命,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从创业团队到行业领军。

他打开电脑,开始起草致全体员工的信:\"亲爱的星火伙伴们,我们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节点上。来自四面八方的认可和期待,是对我们过去努力的最好肯定,也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最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