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光伏滴灌机火遍乡野,老农笑开颜
河南的麦收时节,日头毒得像要把土地烤化。吴昊带着技术组的小周和两名工程师,开着辆装满备件的皮卡车,颠簸在通往李家庄的土路上。车窗外,金黄的麦浪翻涌着,风里飘着麦秆的焦香——这是他记忆里最踏实的味道,却也是重生前连弯腰收割的资格都没有的奢望。
“吴总,前面就是王大爷家的地了!”小周指着远处一片长势格外旺盛的麦田,兴奋地喊道。
车还没停稳,一个皮肤黝黑、脊背微驼的老人就拄着锄头迎了上来,正是光伏滴灌机的首批试用者王大爷。他看清车窗里的吴昊,脸上的皱纹瞬间笑成了花,露出被晒得有些发黄的牙:“小吴!你可算来了!快跟我瞅瞅,这麦子长得,比往年高出一大截!”
吴昊跳下车,被正午的热浪裹了个严实。王大爷不由分说地拉着他往田里走,粗糙的手掌带着老茧,却热得烫人。田埂边,立着个半人高的银灰色设备——光伏滴灌机的太阳能板正迎着太阳,奏地渗进土壤里。
“你看这根‘智慧管’,”王大爷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水管上的传感器,“它比咱老农的眼睛还尖!早上土湿,它就偷懒少滴水;晌午头太阳毒,它就勤快点,一滴都不浪费。以前浇五亩地,我得扛着水管跑一整天,现在往这儿一杵,啥心都不用操!”
旁边几户村民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搭话。李婶挎着个竹篮,往吴昊手里塞了把刚摘的圣女果:“小吴你尝尝!我家大棚用了这机器,果子甜得很!以前怕水费贵,总不敢多浇,现在有太阳就能抽水,电费都省了大半!”
“可不是嘛!”旁边的张叔凑过来,指着自家地头的滴灌机,“我那口子前两天还说,这铁家伙比雇来的长工还顶用,就是模样太素净,要是能画点花,放院里都好看!”
吴昊被逗笑了,让工程师掏出笔记本:“张叔这个建议好,我们回去就加个‘定制图案’功能,喜欢牡丹的画牡丹,喜欢喜鹊的画喜鹊!”他又转向王大爷,“大爷,您觉得还有啥不方便的?比如水量能不能再调得精细点?”
王大爷想了想,一拍大腿:“有!要是能知道地里缺啥肥就好了!咱老农凭经验追肥,常常要么多了要么少了。”
“这好办!”小周接过话,眼睛亮晶晶的,“我们正在研发土壤养分传感器,到时候机器不仅能浇水,还能告诉你该撒多少氮磷钾,比农技员还准!”
说话间,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过来,举着个用麦秆编的小蚂蚱,怯生生地递给吴昊:“叔叔,这个给你。爷爷说,是你让麦子长得这么好,我才能天天吃白面馒头。”
吴昊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软得发酸。他蹲下来,接过那只歪歪扭扭的麦秆蚂蚱,想起重生前在工地啃冷馒头的日子——那时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靠双手,让更多人吃上面粉更白、味道更甜的馒头。
临走时,王大爷非要往皮卡车上塞两袋新磨的面粉:“自家麦子磨的,不纯甜,但实在!你带回城里,让你媳妇尝尝,就当是咱庄稼人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