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星空斗士 > 第100章 观测者的窥视

第100章 观测者的窥视(2 / 2)

接下来的12小时,联合舰队在雾隐星域边缘进行准备。制造航母的机械臂高速运转,一个个暗磁伪装模块被生产出来,装备到机甲和噬能虫身上;虫煞对10万只精锐噬能虫进行特训,让它们熟悉暗星基地的环境特征;赵峰则带领机甲小队进行模拟突袭演练,确保每一个步骤都万无一失。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突袭行动正式开始。虫煞率领10万只噬能虫,在暗磁伪装模块的掩护下,如同一片紫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向暗星基地靠近。暗星基地隐藏在一颗废弃行星的内部,基地的入口伪装成行星表面的陨石坑,周围布满了暗物质探测器。但噬能虫凭借着精准的生物探测和暗磁伪装,成功避开了所有探测器,潜入了基地内部。

基地内部布满了银色的金属通道,通道两侧的屏幕上显示着各种数据,观测者成员的触手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降临。虫煞发出信号,10万只噬能虫分成两组:一组向基地的通讯塔移动,另一组则朝着能源核心进发。

负责破坏通讯塔的噬能虫部队,在抵达通讯塔所在的房间后,立即释放出大量的噬能孢子。这些孢子落在通讯设备上,迅速吞噬设备的能量,通讯塔的屏幕开始闪烁,信号强度逐渐减弱。观测者成员察觉到异常,想要启动备用通讯系统,却被早已埋伏在一旁的噬能虫攻击——噬能虫爬上观测者的躯体,开始吞噬它们的生命能量,观测者成员在痛苦中失去了行动能力。

与此同时,负责破坏能源核心的噬能虫部队也抵达了目标地点。能源核心是一个巨大的暗能量晶体,周围环绕着数道能量回路。噬能虫们爬上能量回路,用锋利的口器咬断回路的金属导线,能量回路发出一阵火花,暗能量晶体的光芒开始暗淡。基地内部的灯光忽明忽暗,警报声此起彼伏。

“噬能虫部队已成功破坏通讯塔和能源核心!”虫煞的精神链接传递到舰队。

陈默立即下令:“赵峰,机甲部队出发,突袭暗星基地!”

赵峰率领50台机甲,如同离弦之箭般向暗星基地冲去。机甲们突破基地的入口,冲入金属通道。此时,基地内的观测者成员已陷入混乱,它们试图组织抵抗,但失去了能源核心的支持,防御武器无法启动。机甲们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控制了基地的各个关键区域。

赵峰率领“燎原一号”机甲冲入基地的数据库房间,这里存放着观测者收集的所有文明信息。他操控机甲的机械臂,将一块特制的“数据提取器”接入数据库的主控台。数据提取器开始快速复制数据库中的信息,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这些代码中包含着宇宙中数百个文明的详细资料,以及观测者的内部机密。

就在数据复制即将完成时,阿奇突然传来警报:“指挥官,雾隐星域外围出现大量空间波动,至少有10艘观测者战舰正在向暗星基地靠近,预计10分钟后抵达!”

陈默脸色一变,立即下令:“赵峰,立即停止数据复制,带着提取器撤离;虫煞,让噬能虫部队销毁基地的核心设备,然后迅速撤离;所有单位在基地外围集合,准备启动空间跳跃!”

赵峰果断中断数据复制,将数据提取器插入机甲的储物舱,然后率领机甲部队向基地外撤退。虫煞则指挥噬能虫释放出最后的噬能孢子,这些孢子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摧毁金属设备,基地的主控台、能源核心、通讯塔相继爆炸,整个基地陷入一片火海。

当联合舰队的所有单位都撤离到安全区域时,观测者的战舰也抵达了暗星基地。它们看着燃烧的基地,以及远处正在启动空间跳跃的联合舰队,愤怒却又无力——联合舰队的空间跳跃引擎已开始运作,蓝色的能量光罩笼罩着所有战舰,在雾隐星域中留下一道淡淡的能量轨迹,然后消失在灰色的尘埃中。

观测者的战舰在原地盘旋,它们收集着基地的残骸碎片,试图从中获取联合舰队的更多信息。而联合舰队此时已成功抵达星空古路的下一个节点,陈默站在“燎原号”舰桥,看着屏幕上从暗星基地提取的数据,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观测者的威胁还没有消除,它们一定会继续追踪我们。但现在,我们掌握了它们的机密,这将是我们在后续星途中最大的筹码。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解析这些数据,为应对观测者的下一次攻击做好准备。”

舰队的引擎再次启动,向着深空的更远处驶去。星空古路上的挑战还在继续,而联合舰队与观测者之间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在深邃的宇宙中,一场关乎文明存续的追猎与反追猎,正以星辰为棋盘,以战舰为棋子,缓缓展开。

联合舰队完成空间跳跃,抵达星空古路第五个节点——“静澜星域”。这里没有星际尘埃的干扰,也没有紊乱的引力漩涡,只有一片澄澈的深蓝色星云缓缓流转,星空中点缀着数十颗稳定运行的恒星,是难得的安全休整区域。陈默站在“燎原号”旗舰的舰桥舷窗前,望着窗外静谧的星海,指尖在战术终端上轻轻敲击——经过雾隐星域与观测者的交锋,舰队虽未受损,但潜藏的威胁已愈发清晰,必须尽快整合信息、制定后续战略。

“通讯官,通知潘红、刘江、林杰、刘能、齐小烈、金圣、虫煞七位高层,以及所有舰长,1小时后到‘燎原号’的中央会议室召开战略会议。”陈默的声音沉稳有力,透过通讯系统传递到舰队各个角落。

“收到,司令!”通讯官立即应答,开始逐一发送会议通知。

1小时后,“燎原号”中央会议室灯火通明。这间圆形会议室直径约50米,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全息沙盘,可实时投影星域地图与舰队数据;四周环绕着360度环形屏幕,墙壁采用特殊的吸音材料,确保会议内容不泄露。此时,参会人员已陆续到场——

潘红身着银灰色作战服,肩章上的“闪电”标识彰显着她“舰队战术总顾问”的身份,她刚从负责防御系统的“壁垒号”战舰赶来,脸上还带着一丝奔波的疲惫,却依旧眼神锐利;刘江是“资源调度官”,总是穿着沾满机油的工装服,手里攥着一个便携式数据终端,上面记录着舰队所有资源的消耗与储备情况,他刚从制造航母上核对完物资清单,一进门就找了个靠近全息沙盘的位置坐下;

林杰是“科研团队负责人”,戴着厚厚的金丝眼镜,怀里抱着一叠数据报告,这些都是从暗星基地提取的观测者机密解析成果,他小心翼翼地将报告放在桌上,生怕损坏任何一页;刘能担任“情报官”,穿着黑色西装,袖口别着一枚微型通讯器,他总是保持着警惕,进门时还不忘扫一眼会议室的安保装置,确认无异常后才落座;

齐小烈是“机甲部队总指挥官”,身材高大,作战服上还留着雾隐星域战斗时的划痕,他刚结束机甲的检修工作,手臂上的机械护腕还没来得及卸下,坐下时习惯性地将手按在腰间的武器上;金圣是“人类船员总领队”,穿着深蓝色制服,气质温和,他负责协调所有人类船员的调度与心理疏导,手里拿着一本船员状态记录表,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人的工作时长与健康状况;

虫煞的形态最为特殊——它没有实体座椅,而是通过生物能量投影,在会议桌旁形成一道半透明的紫色光影,光影中隐约可见无数细小的噬能虫在流转,这是它为了适应人类会议场景特意调整的形态;而三十余名舰长则按照战舰编号依次落座,他们身着统一的舰长制服,肩章上的星徽数量代表着各自的军衔,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等待着会议开始。

陈默走进会议室时,所有人都起身立正,齐声喊道:“司令好!”

“各位请坐。”陈默走到主位坐下,抬手示意众人落座,“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总结之前的行程,分析当前的威胁,并制定接下来的战略计划。首先,由林杰博士汇报观测者机密的解析成果,这是我们制定计划的核心依据。”

林杰推了推眼镜,起身走到全息沙盘旁,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沙盘上立即投影出观测者的文明资料——

“根据从暗星基地提取的数据,‘观测者’并非单一文明,而是由三个高度协作的种族组成:‘影族’负责探测与追踪,也就是我们之前遇到的黑色探测舰操控者,它们擅长隐形与空间折叠技术;‘晶族’负责信息分析与存储,暗星基地的数据库就是由它们管理,它们对能量信号的敏感度远超我们的探测系统;‘械族’负责武器制造与舰队维护,观测者的战舰与防御武器均由它们建造,其科技水平在部分领域(如暗物质涂层、暗能量晶体)领先我们约50年。”

沙盘上的影像切换为观测者的势力范围图,一片覆盖数十个星域的区域用红色标注出来:“观测者的主基地位于‘暗星枢纽’,距离我们当前位置约10个空间跳跃节点,而在我们接下来的星路中,会经过3个观测者的‘前哨星域’,这三个星域都部署了观测者的常规舰队,每个舰队约有50艘战舰,具备空间拦截与区域封锁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观测者有一个‘文明评估体系’。”林杰的语气变得凝重,“它们会根据舰队的科技水平、种族构成、扩张意图,将目标文明分为‘无害’‘观察’‘威胁’三个等级。目前,我们联合舰队被标记为‘威胁等级b’,观测者已启动‘围猎计划’——它们会在三个前哨星域依次设置障碍,逐步消耗我们的战力,最终在‘暗星枢纽’外围将我们彻底拦截。”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舰长们纷纷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陈默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林杰博士的汇报很关键,让我们看清了观测者的真实实力与意图。接下来,刘能情报官,汇报舰队当前的情报收集情况,是否有观测者追踪的迹象?”

刘能起身,调出环形屏幕上的情报数据:“根据反探测系统的监测,我们在离开雾隐星域后,身后有两道微弱的空间波动,与观测者探测舰的信号特征一致,推测是观测者的‘追踪探子’,它们保持在我们后方5个空间跳跃节点的距离,既不靠近,也不远离,显然是在持续向主基地传递我们的航线信息。此外,我们截获了一段观测者的加密通讯,经过破解,确认它们已向三个前哨星域发送了‘准备拦截’的指令,具体拦截方案尚未解析出来。”

“资源方面呢?”陈默看向刘江,“经过雾隐星域的战斗与暗星基地的突袭,舰队的物资消耗如何?制造航母能否支撑后续的作战需求?”

刘江打开便携式数据终端,屏幕上显示着详细的资源清单:“目前,舰队的核聚变燃料储备剩余65%,空间能量晶体剩余40%(主要消耗在两次空间跳跃与反空间干扰系统);武器方面,噬能导弹剩余70%,能量屏障发生器剩余85%;物资方面,食物与淡水可支撑3个月,维修零件储备充足。制造航母的生产线已调整为‘战时模式’,每天可生产10枚噬能导弹、5台能量屏障发生器,若启动备用生产线,产能可提升50%,但会消耗更多的金属资源。”

陈默微微点头,目光转向潘红:“潘顾问,结合观测者的威胁与我们的资源情况,你对后续的战术部署有什么建议?”

潘红站起身,走到全息沙盘前,调整星域地图的比例,将三个前哨星域标记出来:“我的建议是‘避强击弱,分阶段突破’。第一个前哨星域‘碎石带’,观测者部署的是影族舰队,擅长隐形突袭,我们可以让虫煞的噬能虫组成‘活体探测网’,提前识破隐形,再让机甲部队作为先锋,配合主战舰的火力进行正面压制;第二个前哨星域‘暗磁星云’,观测者部署的是晶族舰队,擅长信息干扰,我们可以让阿奇的机械族团队升级反探测系统,同时让科研团队研发‘暗磁干扰抵消器’,削弱对方的干扰能力;第三个前哨星域‘星环要塞’,观测者部署的是械族舰队,防御能力极强,我们需要集中所有火力,由制造航母生产‘超大型噬能炸弹’,直接摧毁对方的要塞核心。”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针对观测者的‘围猎计划’,我们必须保留一支‘机动预备队’——建议由10艘主战舰、20台机甲、10万只噬能虫组成,由齐小烈总指挥官带领,在舰队主力突破前哨星域时,负责拦截观测者的追兵,防止被前后夹击。”

齐小烈立即起身,敬礼道:“保证完成任务!机甲部队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陈默看向虫煞,紫色光影微微波动,虫煞的声音通过生物电波传递到每个人的耳中:“噬能虫部队可随时配合战术部署,在‘碎石带’的活体探测网需要24小时持续运作,需消耗10%的生物能量储备,制造航母需为噬能虫提供额外的营养补给;此外,针对晶族的信息干扰,噬能虫可释放‘反干扰孢子’,与机械族的反探测系统形成双重防护。”

“船员方面呢?”陈默转向金圣,“连续的战斗与空间跳跃,船员的心理状态与体能是否能支撑后续的行程?”

金圣翻开船员状态记录表,语气温和却坚定:“目前,约有15%的船员出现轻微疲劳症状,我们已调整轮班制度,将工作时长从8小时缩短至6小时,同时在各战舰设立‘心理疏导室’,由专业的心理顾问提供支持;此外,我们还组织了‘跨种族交流活动’,促进人类、机械族、虫族船员之间的协作,提升舰队的凝聚力。后续若进入战时状态,可启动‘应急轮班制’,确保船员在保持战斗力的同时,不会过度消耗体能。”

陈默逐一听取完众人的汇报,手指在全息沙盘上轻轻划过,从当前的静澜星域,到三个前哨星域,再到遥远的暗星枢纽,每一个节点都标记着潜在的危险与机遇。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坚定:“综合大家的建议,我宣布接下来的战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休整备战(为期3天)。刘江负责协调制造航母,启动备用生产线,优先生产超大型噬能炸弹、暗磁干扰抵消器与噬能虫的营养补给;林杰带领科研团队,加快解析观测者的加密通讯,务必在3天内破解对方的拦截方案;金圣负责船员的休整与训练,提升船员的应急反应能力;虫煞与齐小烈配合,进行噬能虫探测网与机甲部队的协同演练,确保在‘碎石带’能识破影族的隐形突袭。”

“第二阶段:突破前哨(预计10天)。舰队将依次突破‘碎石带’‘暗磁星云’‘星环要塞’三个前哨星域,每个星域的战术部署按潘红顾问的建议执行,刘能负责实时监控观测者的动向,及时调整战术;所有舰长需严格遵守指挥,保持舰队阵型,不得擅自行动;机动预备队由齐小烈带领,在舰队主力突破后,负责殿后,拦截观测者的追兵,确保舰队全员通过前哨星域。”

“第三阶段:战略转移(时间待定)。突破三个前哨星域后,舰队将暂时脱离星空古路,前往‘荒芜星域’——根据星盘的记载,那里隐藏着古文明的另一处遗迹,可能存在能对抗观测者的关键技术;在转移过程中,阿奇负责升级空间跳跃引擎,缩短跳跃时间,摆脱观测者的追踪;虫煞则带领噬能虫部队,清理舰队身后的能量痕迹,防止被观测者锁定航线。”

陈默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观测者的围猎计划很周密,但我们联合舰队有不同种族的协作,有古文明的技术支持,更有守护文明存续的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突破观测者的封锁,走完星空古路,找到属于我们的未来。”

“保证完成任务!”所有人同时起身立正,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斗志。

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立即返回各自的岗位,开始执行战略计划——制造航母的生产线轰鸣作响,机械臂快速组装着武器与设备;科研团队的实验室里,林杰带领着研究员们熬夜破解观测者的加密通讯;机甲部队的训练场上,齐小烈指挥着机甲进行协同演练,淡紫色的能量流在星空中划出一道道凌厉的轨迹;虫煞则在虫族母巢中,培育着新一代的噬能虫,这些噬能虫将具备更强的探测与反干扰能力。

陈默站在“燎原号”的舰桥,望着忙碌的舰队,指尖轻轻抚摸着战术终端上的星盘图案。静澜星域的深蓝色星云缓缓流转,仿佛在为联合舰队加油助威。他知道,接下来的行程会更加艰难,但只要舰队上下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夜幕降临,联合舰队的所有战舰同时亮起了导航灯,这些灯光在星空中连成一片,如同一条璀璨的星河,照亮了前行的道路。3天后,当第一缕星光透过舷窗照进舰桥时,陈默按下了战术终端上的“启航”按钮——联合舰队缓缓驶离静澜星域,向着第一个前哨星域“碎石带”进发,一场与观测者的正面交锋,即将在星空深处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