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星空斗士 > 第100章 观测者的窥视

第100章 观测者的窥视(1 / 2)

联合舰队依靠空间能量技术,顺利完成了第一次短距离空间跳跃,抵达星空古路的第四个节点——一片被称为“碎星带”的星域。这里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岩石碎片,最大的陨石直径超过十公里,最小的如同尘埃,在引力作用下缓慢旋转,形成一道天然的星空屏障。陈默下令舰队在此休整,一方面让船员适应空间跳跃后的生理反应,另一方面让制造航母对跳跃过程中受损的舰体部件进行修复。

“燎原号”的主控室内,阿奇正操控系统对空间能量定位仪进行调试,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指挥官,第一次空间跳跃的误差控制在500公里内,比预期效果好。但部分战舰的外层装甲在穿越空间壁垒时出现了细微划痕,制造航母已启动修复程序,预计12小时内可完成所有战舰的检查与修复。”

陈默点头,目光落在舷窗外的碎星带:“让虫族分队派些噬能虫侦查碎星带内部情况,避免有未知生物或陷阱隐藏在陨石背后。另外,通知所有战舰关闭非必要的能量信号,保持低功率运行,减少被深空未知势力探测到的概率。”

虫煞立即响应,数万只体型小巧的噬能虫从虫族母巢中飞出,如同紫色的星尘,分散飞向碎星带的各个区域。这些噬能虫不仅能探测生命信号,还能感知能量波动,一旦发现异常,便会通过生物电波向舰队传回预警。

然而,陈默的谨慎仍未能完全规避风险——在碎星带边缘一处不起眼的小行星背面,一艘外形如同黑色蝌蚪的小型探测舰正静静悬浮,舰体表面覆盖着能吸收雷达波的暗物质涂层,如同融入深空的幽灵。这便是“观测者”的探子舰,舰内只有一名观测者成员,它有着类似章鱼的躯体,十条触手分别操控着不同的探测仪器,头部的复眼能捕捉到数光年内的能量信号。

观测者是宇宙中一个神秘的组织,它们不主动参与其他文明的战争,也不与任何势力建立联系,只专注于在深空中游荡,收集各个文明的先进科技尤其是修真文明修炼功法,记录星域的变迁。但这份“观测”并非毫无目的——它们会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潜在的“威胁文明”进行标记,甚至在必要时暗中干预。

此时,观测者探子的复眼正紧紧锁定着联合舰队的方向,触手在控制台上来回滑动,屏幕上不断刷新着舰队的各项数据:“检测到多类型能量信号——等离子体引擎信号、未知空间能量信号、生物能量信号……战舰数量约350艘,含3艘超大型移动平台,初步判断为一支跨星域舰队。”

当探测仪捕捉到舰队成员的影像时,观测者探子的触手突然停顿——屏幕上,人类船员在战舰甲板上检修设备,水晶族工程师与机械族成员在制造航母内协作调试机械臂,虫族战士则守护在母巢周围,不同种族的形态、服饰、装备风格截然不同,甚至连使用的能量频率都存在明显差异。

“种族识别失败——碳基人类(匹配数据库37号文明特征)、硅基机械族(匹配数据库112号文明特征)、晶体生命(未匹配到已知文明)、节肢类生物族群(未匹配到已知文明)……”观测者探子的思维波中充满了困惑,它从未见过由如此多不同种族组成的舰队——通常情况下,跨种族舰队要么是某个强大文明征服其他种族后的仆从舰队,要么是多个文明临时结盟的联合部队,但前者会有明显的主文明标识,后者则会保留各自文明的战舰风格。

可眼前的联合舰队完全不同:所有战舰的核心部件都统一采用“噬能涂层”技术,制造航母的机械臂操作逻辑高度一致,甚至不同种族成员使用的通讯频道都经过了统一加密——这种“高度整合”的状态,既不符合仆从舰队的特征,也与临时结盟的联合部队不符。

观测者探子立即调整探测仪,试图捕捉舰队的“文明标识”——每个文明的舰队都会在舰体某处刻上独特的标识,或是在能量信号中加入专属的编码,这是宇宙中文明识别的基本规则。它仔细扫描每一艘战舰的表面,却只在“燎原号”的舰首发现一个简洁的“星盘”图案,既不属于数据库中的任何一个文明;它破解舰队的通讯加密信号,得到的只有一串无规律的坐标代码,没有任何文明名称或星域标识。

“能量核心分析——主战舰采用核聚变与未知空间能量双驱动,超大型移动平台具备资源开采、装备制造、维修功能,生物族群可释放吞噬能量的孢子……”观测者探子的复眼闪烁着红光,它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文明信息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匹配度低于15%”。

为了获取更多信息,观测者探子操控探测舰缓慢靠近碎星带,试图潜入舰队的警戒范围。然而,它刚移动到碎星带的中层区域,便被一只正在巡逻的噬能虫发现——噬能虫感知到探测舰表面微弱的暗物质能量波动,立即向虫煞传回预警信号。

“西北方向,距离舰队800公里,发现未知探测信号,能量波动微弱,疑似隐形探测舰。”虫煞的精神链接迅速传递到“燎原号”舰桥。

陈默立即起身,手指在战术屏幕上划出指令:“赵峰,带领10台机甲前往目标区域侦查,不要主动攻击,先确认对方的身份与意图;阿奇,启动反探测系统,干扰对方的信号收集,防止舰队数据泄露;制造航母关闭外层制造车间,降低能量辐射。”

赵峰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10台“噬能突击型”机甲出发。机甲启动隐形模式,依靠碎星带的陨石作为掩护,悄无声息地向探测舰的方向靠近。与此同时,阿奇操控舰队的反探测系统,释放出大量模拟能量信号,在舰队周围形成一道“信号迷雾”,让观测者探子无法准确捕捉战舰的真实位置与能量数据。

观测者探子察觉到周围的能量信号突然变得紊乱,它试图调整探测仪的频率,却发现模拟信号如同潮水般涌来,将真实信号完全掩盖。就在它慌乱之际,10台机甲已悄悄绕到探测舰的后方,机甲的雷达牢牢锁定了这艘黑色的“蝌蚪舰”。

“未知探测舰,立即表明身份与来意,否则我们将采取强制措施。”赵峰的声音通过机甲的公共频道传出,覆盖了探测舰的通讯频率。

观测者探子的复眼收缩,它没想到自己的隐形探测舰会被发现——按照数据库中的信息,能在800公里外察觉暗物质涂层探测舰的文明,要么是顶级的科技文明,要么是对能量波动极为敏感的生物文明,而眼前的舰队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它不敢贸然与舰队发生冲突,因为观测者的守则是“不暴露自身存在”,一旦被其他文明发现,便需要立即撤离,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观测者探子迅速删除探测舰内关于联合舰队的部分数据(只保留最基础的“未知多种族舰队”记录),然后操控探测舰启动“空间折叠”引擎——这是观测者独有的逃生技术,能在瞬间将探测舰折叠进亚空间,实现短距离瞬移。

当赵峰的机甲准备进一步靠近时,探测舰突然在原地消失,只留下一道微弱的空间涟漪。机甲的雷达扫描了周围100公里的区域,再也没有发现探测舰的踪迹。

“指挥官,目标已通过未知空间技术撤离,未留下任何痕迹。”赵峰向陈默汇报。

陈默站在舰桥,眉头微蹙:“能拥有空间折叠技术,说明这个未知势力的科技水平不低。它们潜伏在碎星带边缘,显然是为了收集我们的信息,但却没有主动攻击,大概率是‘观测型’文明。”

阿奇补充道:“反探测系统记录到对方的部分信号特征,已存入数据库。这种信号的加密方式与之前遇到的任何文明都不同,暂时无法追踪其来源星域。”

虫煞的精神链接中带着一丝警惕:“对方可能会将我们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势力,我们需要加快休整速度,尽快离开碎星带,避免遭遇更多未知威胁。”

陈默点头,立即下令:“所有单位加快进度,机甲部队返回舰队,制造航母优先修复主战舰的核心部件,1小时后启动空间跳跃,前往下一个古路节点。”

舰队的节奏瞬间加快,维修人员在战舰与航母间穿梭,虫族母巢的噬能虫重新集结,准备随舰队一同出发。而在碎星带外的深空,观测者探子的探测舰已脱离亚空间,它正将“发现未知多种族舰队”的信息通过超光速信号传递给观测者的主基地:“目标舰队由至少4个不同种族组成,具备核聚变、空间能量、生物能量多种驱动技术,整合度极高,未识别出所属星域与文明,建议标记为‘待观察优先级A’,派遣更多探子追踪其航线……”

信号如同无形的电波,消失在深邃的宇宙中。而联合舰队此时已完成休整,三艘制造航母释放出空间能量,蓝色的能量光罩笼罩着所有战舰。随着陈默一声令下,舰队再次启动空间跳跃,在碎星带中留下一道淡淡的能量轨迹,然后消失在星空深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每一步前行,都已被一双来自未知文明的眼睛盯上,一场隐藏在深空的“追踪与反追踪”,即将在星空古路上拉开序幕。

联合舰队完成空间跳跃后,抵达了一片被称为“雾隐星域”的区域。这里弥漫着淡灰色的星际尘埃,能见度不足百公里,尘埃中还夹杂着能干扰雷达信号的“暗磁粒子”,使得舰队的探测范围大幅缩小。陈默站在“燎原号”舰桥,看着屏幕上模糊的星域影像,眉头微蹙:“阿奇,启动‘多频扫描模式’,用不同波段的探测波穿透星际尘埃,务必掌握周围500公里内的环境;虫煞,让噬能虫组成‘活体探测网’,每10公里部署一组,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反馈。”

阿奇的机械族团队迅速调整探测系统,三道不同颜色的探测波从舰队中心向外扩散,如同在灰色雾霭中划出三道光痕。屏幕上的影像逐渐清晰,显示出雾隐星域内分布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尘埃漩涡”——这些漩涡由暗磁粒子聚集形成,内部引力紊乱,任何靠近的物体都会被撕扯成碎片。“指挥官,已标记17个高危尘埃漩涡,建议舰队沿星域边缘的安全航道行驶,避开漩涡区域。”阿奇汇报道。

虫煞则指挥数万只噬能虫分散开来,它们在星际尘埃中灵活穿梭,紫色的生物荧光在灰色雾霭中形成点点微光,如同一张巨大的紫色网络。“噬能虫未探测到生命信号,但暗磁粒子的干扰强度比预期更高,部分噬能虫的通讯延迟已超过3秒。”虫煞的精神链接中带着一丝担忧,“如果观测者的探子再次出现,我们可能无法第一时间发现。”

陈默心中也有同样的顾虑。自从在碎星带被未知探测舰盯上后,他便意识到联合舰队已暴露在某个神秘势力的视野中。虽然对方暂时没有采取攻击性行动,但“观测”往往是“行动”的前奏,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他下令:“制造航母启动‘应急武器生产程序’,优先制造噬能导弹与能量屏障发生器;赵峰,机甲部队进入二级戒备状态,所有机甲挂载备用能源核心,确保在暗磁干扰下仍能保持战斗力。”

就在舰队按部就班推进时,雾隐星域外围的一处尘埃漩涡中,三艘外形与之前相同的黑色探测舰正悬浮在暗磁粒子最密集的区域。这是观测者主基地派遣的“追踪小队”,为首的探测舰内,观测者队长正通过思维波与另外两艘探测舰的成员交流:“目标舰队已进入雾隐星域,暗磁粒子干扰了它们的探测系统,这是收集详细数据的最佳时机。1号舰负责监测舰队的能量核心波动,2号舰追踪它们的航线轨迹,我将尝试潜入舰队外围,获取它们的技术参数。”

观测者队长操控探测舰启动“暗磁伪装模式”——舰体表面的暗物质涂层吸收周围的暗磁粒子,使得探测舰完全融入灰色雾霭中,就连噬能虫的生物探测都无法捕捉到异常。它缓缓向着联合舰队的方向移动,如同一条隐藏在尘埃中的毒蛇,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舰队行驶到雾隐星域中部时,阿奇突然发出警报:“指挥官,左侧300公里处探测到异常空间波动,与之前观测者探测舰的空间折叠信号特征一致!”屏幕上,一道微弱的空间涟漪在灰色尘埃中一闪而过,若不是多频扫描模式恰好捕捉到这一瞬间,很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暗磁粒子的正常波动。

“是观测者的探子!”陈默立即下令,“赵峰,带领20台机甲前往异常波动区域进行拦截,注意保持阵型,避免陷入尘埃漩涡;虫煞,让左侧的噬能虫向中心收缩,形成包围圈,防止对方逃脱;阿奇,启动反空间干扰系统,干扰对方的空间折叠引擎,让它们无法轻易撤离!”

赵峰率领20台机甲迅速出发,机甲的引擎喷出淡紫色的能量流,在星际尘埃中留下清晰的轨迹。他们抵达异常波动区域后,立即展开扇形搜索阵型,机甲的探测雷达开到最大功率,仔细扫描每一片尘埃云。“这里的暗磁干扰太强,无法锁定目标位置。”赵峰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请求支援!”

虫煞立即响应,左侧的数万只噬能虫迅速向中心聚集,它们释放出特殊的生物电波,这种电波能穿透暗磁粒子的干扰,形成一张“生物探测网”。很快,噬能虫传来反馈——在一处小型尘埃漩涡的边缘,探测到微弱的暗物质能量波动。“目标在那里!”虫煞的精神链接瞬间传递到机甲小队。

赵峰立即率领机甲向尘埃漩涡靠近,当他们抵达漩涡边缘时,终于发现了那艘黑色的探测舰——它正隐藏在漩涡的引力盲区中,触手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似乎在窃取舰队的能量数据。“观测者探子,立即停止数据收集,否则我们将采取攻击!”赵峰通过机甲的公共频道发出警告。

观测者队长没想到自己会被发现,它迅速操控探测舰启动空间折叠引擎,试图再次撤离。然而,阿奇的反空间干扰系统已开始运作——舰队中心释放出一道蓝色的能量波,这道能量波专门针对空间折叠引擎的运作频率,能打乱空间结构,使其无法形成稳定的折叠通道。探测舰的空间折叠引擎发出一阵刺耳的嗡鸣,舰体开始剧烈抖动,却始终无法进入亚空间。

“不能让它跑了!”赵峰下令机甲开火,10台机甲同时发射噬能光束,淡紫色的光束如同利剑般射向探测舰。观测者队长见状,立即操控探测舰释放出一道暗物质屏障,噬能光束击中屏障,发出剧烈的爆炸声,灰色的尘埃被冲击波掀起,形成一片巨大的尘埃云。

趁此机会,观测者队长操控探测舰向尘埃漩涡内部冲去——它知道,尘埃漩涡的紊乱引力能干扰机甲的追踪,只要进入漩涡中心,就能借助引力摆脱追击。赵峰识破了对方的意图,他操控“燎原一号”机甲加速冲上前,机甲的机械臂展开,释放出一张巨大的“噬能网”,试图将探测舰困住。

噬能网准确地罩住了探测舰,淡紫色的能量网开始吞噬探测舰的暗物质屏障。观测者队长惊慌失措,它操控探测舰启动所有备用引擎,试图挣脱噬能网的束缚。探测舰的引擎喷出强劲的能量流,与噬能网的拉力形成对抗,舰体在两种力量的拉扯下,表面的暗物质涂层开始脱落。

就在探测舰即将被噬能网彻底困住时,雾隐星域外围突然传来两道空间波动——另外两艘观测者探测舰赶来了!它们同时向机甲小队发射暗物质导弹,这些导弹能在飞行过程中吸收周围的暗磁粒子,威力远超普通导弹。赵峰不得不下令机甲小队分散躲避,放弃对探测舰的包围。

趁此机会,观测者队长操控探测舰挣脱噬能网的束缚,与另外两艘探测舰汇合。三艘探测舰组成三角阵型,向雾隐星域深处撤退。赵峰想要率领机甲继续追击,却被陈默阻止:“不要追了,雾隐星域深处的尘埃漩涡更多,贸然追击会陷入危险。而且,我们已经掌握了观测者探测舰的部分技术参数,这就足够了。”

机甲小队返回舰队后,阿奇立即对刚才收集到的观测者探测舰数据进行分析。“指挥官,观测者的暗物质涂层采用了‘分子级吸收技术’,能吸收90%以上的探测波;它们的空间折叠引擎依赖‘暗能量晶体’作为能源,这种晶体的能量密度是我们核聚变核心的5倍。”阿奇汇报道,“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探测舰的信号中发现了一组加密坐标,经过破解,这组坐标指向雾隐星域深处的一处‘暗星基地’——很可能是观测者在这片星域的临时据点。”

陈默看着屏幕上的暗星基地坐标,陷入沉思:“观测者连续两次对我们进行探测,显然对联合舰队极为关注。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消除这个隐患,后续的航行中,它们会持续骚扰我们,甚至可能将我们的信息传递给其他敌对势力。”

虫煞表示赞同:“虫族可以派出精锐的噬能虫部队,潜入暗星基地,破坏它们的通讯系统,让它们无法传递信息。”

赵峰也主动请战:“机甲部队可以作为先锋,配合噬能虫部队行动,一旦遇到抵抗,就能立即展开攻击。”

陈默点了点头,做出决定:“好,我们制定一个‘突袭计划’——首先,由制造航母制造一批‘暗磁伪装模块’,装备在机甲和噬能虫部队上,让它们能在雾隐星域中隐藏行踪;然后,虫煞率领10万只精锐噬能虫,潜入暗星基地,破坏其通讯塔和能源核心;赵峰率领50台机甲,在基地外围待命,一旦噬能虫部队得手,就立即冲入基地,夺取观测者的数据库;阿奇则负责监控整个星域的空间波动,防止观测者的支援部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