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凌晨,行动开始。中缅联合突击队同时袭击了位于缅北的多个电诈窝点。小黄通过陈警官的手机看到了实时传回的画面——那些熟悉的地狱场景现在充斥着特警的身影。
行动共解救出中国籍被困人员近千人,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缴获电脑、手机等作案工具数千台。
在一间主管办公室的暗格里,警方发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业绩表”和“惩罚记录”。小黄的名字出现在“需重点监管对象”列表中,备注是“听力损伤,器官价值降低”。
13. 新的线索
行动虽然成功,但主犯之一的“刀哥”却在行动前神秘失踪。清理现场时,警方发现了一个加密的硬盘。
解密后的内容令人震惊:这个电诈网络与某些地方势力有密切联系,甚至还有被收买的边境官员提供庇护。
更令人不安的是,硬盘内有一份“生物材料运输记录”——记录着血液、器官样本的运输目的地和接收方。那些在园区“消失”的人,很可能成为了器官买卖的牺牲品。
小黄突然想起园区里那个神秘的“医疗区”,总是有穿白大褂的人进出,普通员工严禁靠近。现在想来,那可能就是......
14. 公众之声
在警方允许下,小黄决定公开自己的经历。他开通了社交媒体账号,第一篇文章就获得千万阅读量。
“我不是英雄,只是个侥幸逃回的普通人,”他写道,“但还有成千上万人被困在那里,每天遭受非人折磨。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令小黄意外的是,许多曾经的被困者联系他,组成了一个互助网络。他们中有程序员、医生、教师,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更多受害者。
一位程序员开发了“反诈地图”,标记出已知的电诈园区位置和危险区域。一位心理医生提供免费咨询,专门帮助回国人员康复。
小黄则利用自己在汽修厂的经验,为回国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虽然他的手不再灵活,但经验还在。“重生汽修” workshop 成了许多前被困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的第一站。
15. 未尽的道路
年底,小黄收到一封匿名信:“知道你为什么能活着回来吗?因为我们允许你回来。闭嘴,否则下次不会这么便宜。”
随信附带的是一张小黄妹妹放学回家的照片,上面用红笔画了个圈。
警方加强了对他家的保护,但小黄明白,这个跨国犯罪网络远未被彻底铲除。那些消失的人、被卖掉的器官、与地方武装的勾结,都暗示着更深更黑暗的真相。
“我曾经只想忘记一切,重新开始,”小黄在日记中写道,“但现在我知道,有些记忆必须被保存,有些故事必须被讲述。这不仅是为了过去,更是为了未来。”
窗外,阳光正好。小黄戴上助听器,能清晰地听到鸟儿鸣叫。虽然声音失真,但依然是生命的声音。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陈警官的号码:“我还有更多情况要补充,关于那个医疗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