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缅北之价 > 《赎价三十五》(续):归途之后的暗流与微光

《赎价三十五》(续):归途之后的暗流与微光(1 / 2)

小黄回国后的生活并非想象中的平静。身体的伤痕逐渐愈合,但心理的创伤却在深夜反复撕裂。他开始在凌晨三点惊醒,耳边似乎还回响着缅北园区的殴打声和哀嚎。

9. 创伤后遗症

回国第二周,小黄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医生诊断他患有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症。

“这是典型的 captivity traua(囚禁创伤),”心理医生告诉他,“你需要时间,很多时间。”

小黄每晚必须开灯睡觉,任何突然的声响都会让他惊跳起来。母亲不小心掉落锅盖的声响,竟让他下意识地抱头蹲下,仿佛又要挨打。

他的右耳听力仅恢复了60%,需要佩戴助听器。腰部时常隐隐作痛,阴雨天尤其明显——那是被铁棍反复击打的后遗症。

最让他痛苦的是无法正常工作。曾经灵巧的双手如今时常颤抖,再也无法胜任汽修厂的精细工作。家庭的经济压力与日俱增,那三十五万的赎金像一座大山压在全家心头。

10. 重逢与真相

十月的一个下午,小黄接到警方通知:林薇要求见他一面。

在看守所的会面室里,小黄几乎认不出那个曾经活泼的女孩。17岁的林薇眼神空洞,手腕上缠着绷带——她曾试图在拘留室里自杀。

“他们抓了我弟弟,”林薇哽咽着说出真相,“说如果我不带人过去,就把他扔进湄公河。”

林薇的弟弟在云南读大专,被诈骗团伙以“高薪兼职”骗到缅甸,成了控制林薇的人质。她每带一个人过去,弟弟就能多活一个月。

“那个买你的主管,”林薇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他让我看着你的眼睛,告诉他你是不是处男...他们说处男的器官能卖更高价。”

小黄感到一阵恶心,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园区的人总是用那种评估商品的眼神打量他。

11. 暗网追踪

小黄的案件引起了一位网警的注意。陈警官专门负责跨境电诈案件,他告诉小黄:“你们只是这个庞大犯罪网络的冰山一角。”

陈警官展示了令人震惊的证据:一个暗网平台上,活人被明码标价地交易。年轻男性的价格在10-40万之间,女性价格更高,尤其是年轻漂亮的能卖到60万。

“这个平台叫‘新KK园区’,”陈警官指着屏幕,“你们被转卖的记录都在上面。”

小黄看到了自己的“商品信息”:编号x0483,男,19岁,健康状况良好,售价10万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平台还提供“定制服务”:可以选择购买对象的职业、学历甚至外貌特征。有专门的“培训课程”教授如何诱骗不同群体的人。

12. 跨国行动

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一场跨国解救行动悄然展开。基于小黄等人提供的线索,中国警方与缅甸方面合作,锁定了三个主要电诈园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