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挖红薯不给钱,但是给红薯。
成年人挖一天给十斤红薯,小孩和老人一天给六斤。
这消息一出,整个荒山大队都沸腾了,以为自己在做梦。
大队长和支书开了集体大会,说是真的,不过,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干活时不许偷懒,更不许偷红薯。
支书孙东平强调,“我知道有些人手脚不干净,偷了兵团的粮食,秦团长知道大家不容易,这次就不计较了,要是再犯,以后荒山大队的好事,别想轮到他家。”
就这样,荒山大队的男女老少,浩浩荡荡的加入了挖红薯的行列。
有了他们的加入,那些建设水坝和学校的士兵也不用停工挖红薯了。
两边都有了好结果。
红薯挖完后,就是大家最期待的分红薯环节。
荒山大队的村民们,家里人口特别多的,甚至分到了几百斤红薯,省着点吃,再配上家里的余粮和干菜,总能熬过冬天。
家属院的人也在领各自的红薯,不过,赵春杏只领到小半口袋的红薯,看着别人的一大口袋红薯,她怒气直冲脑门。
撂下红薯就找分红薯的马爱花理论。
“我干了那么长时间,凭什么给我这么少,你是不是故意克扣我的?”
“当然是因为你磨洋工啊,别以为大家没长眼,你干的活,就值这些红薯。”
马爱花干农活不熟练,但是热情劲头足,林晓晴便让她当了监工。
马爱花平时串门子不是白串的,对许多军属们的性子都有大致的了解,干活的时候专盯那些磨洋工和耍滑头的。
赵春杏不知道干个活还有人监工,怪不得一起干活的人,没几个偷懒,当时她还嘲笑人家傻,干公家的活还这么卖力。
没想到在这等着呢。
“你说我磨洋工就磨洋工啊,当时为什么不说,现在说这些,我不认。”
马爱花冷笑一声,“你认不认都是这些红薯,不服气,你告去啊,我倒要看看有没有人给你做主?”
在马爱花之上,只有林晓晴,赵春杏没少说林晓晴坏话,林晓晴才不会站在她那边。
赵春杏也明白,气得咬牙切齿,却没有办法。
只能暗自记仇,背着小半口袋红薯回去了。
秋收结束后,军属开会,林晓晴特别表扬了马爱花的工作。
马爱花特别高兴,心想肯定是她怼了赵春杏的原因。
以后再碰上赵春杏干活,她一定紧紧盯着。
十一月中旬,驻地的电线铺设工作基本完成。
军营、新旧家属院、大礼堂等地方都拉了电线。
未建成的学校,以及刚选定的作物培育基地,也预留了电线。
一根根灰白色的电线杆子,在低矮的黄土房子间格外显眼。
家属院的人都在商量自家扯几个屋子的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