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女配?不,绿萍才是女主 > 第269章 个别大学生整顿职场闹剧

第269章 个别大学生整顿职场闹剧(1 / 2)

汪氏集团作为华国民营企业龙头企业,每年都会吸纳上千名应届大学生,不仅为解决就业难题贡献力量,还专门开设 “新员工成长计划”,配备资深导师手把手带教。可今年刚入职的一批新人里,却出了个让部门上下头疼的 “刺头”—— 林浩。他顶着 “985 名校毕业生” 的光环,入职第一天就扬言要 “打破职场陋习”,可实际工作中,却把 “整顿职场” 变成了桀骜不驯的借口,懒惰又愚蠢的行径,再加上一副自以为是的模样,让同事们苦不堪言。

林浩入职那天,部门主管张姐特意组织了欢迎会,还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李哥当他的导师。会议刚开始,张姐笑着说:“小林,以后你就跟着李哥学,先从基础的数据分析做起,有不懂的随时问。”

话音刚落,林浩就皱着眉打断:“张主管,数据分析太基础了吧?我在学校做过好几份复杂的课题报告,这种重复性工作简直是浪费人才。而且我听说咱们部门还存在‘老员工压榨新人’的情况,我觉得得先明确分工,不能什么杂活都推给新人。”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李哥尴尬地笑了笑:“小林,数据分析是咱们部门工作的核心基础,只有把数据摸透了,后续才能做更深入的项目。而且咱们部门一直都是老带新,不存在压榨的情况,之前的新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林浩却摆了摆手,一副 “我早就看透了” 的样子:“李哥,你这就是被职场 pUA 惯了。现在年轻人都讲究‘整顿职场’,不合理的安排就得拒绝。我觉得咱们应该重新制定工作流程,提高效率,而不是墨守成规。”

张姐耐着性子解释:“小林,每个公司的工作流程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的,如果你有好的建议,可以先熟悉工作后再提。现在首要任务是尽快上手,适应团队节奏。”

可林浩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拿出手机翻出几篇 “00 后整顿职场” 的文章:“张主管,你看人家别的公司,新人入职就能提出创新方案,咱们怎么就不能打破常规呢?我觉得我现在就能参与核心项目,没必要从基础做起。” 这番话让在场的同事都面露不悦,刚入职就摆架子、提无理要求,还把 “整顿职场” 挂在嘴边,大家心里都对这个 “名校生” 打上了问号。

接下来的日子,林浩的表现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按照安排,李哥每天会给林浩布置一些基础的数据整理任务,可他要么拖到截止时间前才匆匆交差,数据错漏百出;要么就找各种借口推脱。有一次,李哥让他整理上周的销售数据,并制作成表格,林浩却坐在座位上刷着手机,头也不抬地说:“李哥,这种表格谁都会做,你让实习生做就行,我得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李哥无奈地说:“小林,你现在还在试用期,熟悉基础工作是必须的,而且这些数据后续会用到项目报告里,不能出错。”

林浩却翻了个白眼:“不就是复制粘贴吗?有什么难的?再说了,就算出错了,改改不就行了?你们就是太较真,效率太低。” 说完,他才不情不愿地关掉手机,慢吞吞地打开电脑,可没做几分钟,又开始抱怨:“这软件也太不好用了,公司就不能换个更先进的系统吗?真是耽误事。”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林浩还特别爱对同事的工作指手画脚,冷嘲热讽。有一次,同事王姐熬夜赶完了一份项目方案,在部门会议上汇报时,林浩突然插话:“王姐,你这方案也太传统了吧?一点创新点都没有,现在市场早就不吃这一套了。我要是客户,肯定不会认可。”

王姐愣住了,这份方案她改了好几遍,还参考了最新的行业案例,没想到会被刚入职的新人当众否定。

张姐连忙打圆场:“小林,王姐有多年的项目经验,方案里考虑了很多实际情况。你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会后和王姐私下沟通,注意尊重同事的劳动成果。”

可林浩却不依不饶:“尊重是相互的,可这方案确实不行啊。我觉得我能做一份更好的,要是让我负责这个项目,肯定能拿到客户的合作。” 这番话让王姐又气又委屈,会后偷偷抹了眼泪。而林浩却还在和其他新人吹嘘:“你看王姐那样,也就只能做些老掉牙的方案,还是得靠我们年轻人来拯救职场,带来新活力。”

上个月,部门接到一个紧急项目,需要在一周内完成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提交给重要客户。张姐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任务,考虑到林浩是名校毕业,理论知识扎实,就安排他负责分析市场趋势,并撰写相关章节。可林浩一听说任务紧、压力大,当场就拒绝了:“张主管,这个项目太急了,我没办法保证质量,而且我还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没时间参与。你还是找别人吧。”

张姐皱起眉头:“小林,现在是部门需要人手的时候,大家都在加班加点,你作为团队的一员,应该承担起责任。而且这份工作正好能让你发挥专业优势,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林浩却摇着头,一脸不屑:“锻炼机会?我觉得这是压榨员工。凭什么要加班?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我可不想为了工作牺牲自己的时间。再说了,我觉得这个项目的方向有问题,就算做了也不一定能成,我可不想背锅。”

一旁的李哥忍不住劝道:“小林,客户那边催得紧,咱们不能临阵退缩。有什么困难大家可以一起解决,而且张主管也会指导我们。” 可林浩却把头扭向一边:“我才不加班呢,这不符合‘整顿职场’的原则。你们愿意做就做,反正我不参与。” 说完,他收拾好东西,到点就下班了,留下一屋子忙碌的同事面面相觑。

没办法,张姐只能重新调整分工,让李哥和王姐分担了林浩的工作。两人连续加班了好几天,才终于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了报告。可没想到,在给客户汇报的时候,客户发现报告里有一处关键数据错误,而这个数据正好是林浩之前潦草整理过的,当时他没仔细核对就交了上来,李哥和王姐因为时间紧张也没来得及重新检查。客户当场表示不满,说汪氏集团的工作不够严谨,甚至提出要重新考虑合作。

事后,张姐找林浩谈话,问他为什么不认真对待工作,导致出现这么大的失误。可林浩不仅不认错,反而还抱怨:“那数据本来就不是我负责的,是你们非要让我做,出了错怎么能怪我?而且你们当时也没说要仔细核对啊,这是你们管理不善,不能把责任推到我身上。再说了,客户也太小题大做了,不就是一个数据吗?改过来不就行了?”

张姐又气又急:“小林,你作为团队成员,对自己经手的工作负责是基本要求。而且当时明确告诉你要仔细核对,是你自己不当回事。现在因为你的失误,公司可能会失去一个重要客户,你还一点都不重视?” 林浩却满不在乎地说:“丢了就丢了呗,再找别的客户不就行了?你们就是太看重这些,搞得自己压力那么大。我觉得职场就应该轻松一点,没必要这么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