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女配?不,绿萍才是女主 > 第243章 破除陋习护成长:我与汪氏集团的助学扶贫革新之路

第243章 破除陋习护成长:我与汪氏集团的助学扶贫革新之路(2 / 2)

我指着 “资金监管” 四个字,继续说道:“首先,资金挪用的问题必须从源头解决。之前我们把现金直接发给家长,缺乏后续跟踪,这就给了他们挪用的机会。我建议彻底改变发放方式,把‘现金补助’改成‘实物 + 定向支付’。具体来说,学费、书本费直接转给学校,由学校出具缴费凭证;孩子的文具、校服等学习用品,由我们统一采购,直接送到孩子手上;至于生活费,我们给每个孩子办理专属的银行卡,按月将生活费打进去,而且必须由孩子本人凭学生证和身份证支取,家长不能代领。这样一来,资金就只能用在孩子身上,从源头阻断挪用的可能。”

“可孩子年纪小,会不会被家长逼着交出银行卡和密码?” 张启明立刻提出疑问,他对资金安全的顾虑一向很细致。

“这个问题我早就考虑到了,所以需要和学校、银行深度合作。”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我们可以和当地信用社签订协议,约定孩子支取生活费时,必须有学校老师陪同,老师要先确认孩子近期正常上学、没有缺课,才能在支取单上签字,银行才会放款。如果老师发现孩子连续三天没上学,要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和教育局,我们立刻暂停支付生活费,直到查明原因。同时,我们给每个受助女孩发一个智能手环,内置定位和考勤功能,孩子每天到校、离校时刷一下手环,数据就能实时同步到我们的后台和学校的管理系统,我们和老师都能随时掌握孩子的动态,比派员工驻点监督更高效、更精准。”

董事们纷纷点头,陈昊忍不住说道:“这个方案既解决了资金监管的问题,又能实时跟踪孩子的上学情况,还能节省人力成本,比我之前提的驻点监督好多了。”

我笑了笑,又指向 “观念重塑”:“解决了资金问题,还要改变家长的观念,这才是长久之策。家长重男轻女,根源有两个 —— 一是‘经济利益’,觉得女孩不能给家里带来长期收入;二是‘传统观念’,觉得‘女孩迟早要嫁人,是别人家的人’。针对这两点,我们要精准发力。一方面,和当地政府合作开展‘技能培训’,免费教家长种高山茶叶、做民族手工艺品,还可以帮他们对接销售渠道,让他们看到‘靠自己的技能也能赚钱’,不用再指望‘卖女儿换彩礼’。同时,我们要告诉他们,女孩读书后能找到好工作,每个月寄回的钱可能比彩礼多得多,而且能给家里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比让女孩在家干活划算得多。”

“另一方面,要用真实案例打破‘女孩读书没用’的偏见。” 我继续说道,“我们可以邀请村里那些上过学、现在在城市有稳定工作的女性回乡,给家长们做分享,让她们讲讲自己上学后的生活变化 —— 比如有的成了护士,有的成了教师,有的开了自己的小店,让家长们亲眼看到‘读书能改变女孩的命运’。”

“汪董事长,我补充一点!” 李敏眼前一亮,举起手说道,“我们还可以设立‘优秀女生奖学金’,对成绩好、坚持上学的女孩,不仅提高补助标准,还可以奖励她们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参观名校、参加夏令营。这样既能激励女孩主动上学,也能让家长看到‘读书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未来’,慢慢改变他们的观念。”

“这个补充很好,就按你说的办。” 我点头赞同,“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点 —— 当地政府不能再‘无可奈何’。我们要和昭通市政府签订‘助学扶贫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政府要派出专人配合我们的工作,乡镇干部每月至少走访一次受助家庭,教育局定期检查学校的考勤情况;对那些多次违规、拒不送女孩上学的家长,要取消他们享受的其他扶贫政策,比如低保、产业补贴。政府有行政资源,我们有资金和技术,只有政企联手,才能真正打破这些根深蒂固的陋习。”

“汪董事长这个方案太全面了!” 陈昊忍不住赞叹,“从资金监管到观念重塑,再到政企合作,环环相扣,既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又可以长期推动当地的教育发展,真是一针见血。”

张启明却还是有些顾虑,他犹豫了一下,说道:“不过,这个方案需要增加不少投入,比如智能手环、技能培训的师资和材料、奖学金,还有和银行、学校的合作费用,加起来大概要 500 万元。这会不会影响集团今年的利润?”

我看向张启明,语气诚恳却坚定:“张总,我知道你一直很看重集团的财务状况,这是你的职责,我理解。但我们做企业,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润,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你想想,这些女孩今天因为贫困和偏见失学,明天可能就会陷入更深的困境;可如果她们能上学,能学到知识和技能,长大后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为家庭、为家乡、为国家创造价值。从长远来看,这难道不是更有意义的‘回报’吗?而且,集团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了 75%,拿出 500 万元投入助学扶贫,不会影响整体的财务状况,反而能提升集团的社会形象,这对我们长远发展也是有利的。”

张启明听完,羞愧地低下头,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了几笔,然后抬起头说道:“汪总说得对,是我太看重短期成本,忽略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我支持这个方案,财务部门会全力配合资金调配,确保方案能顺利落地。”

最终,董事会全票通过了我提出的 “助学扶贫升级方案”。一周后,我亲自带队去了昭通,和昭通市政府、当地教育局、信用社签订了四方合作协议。当我把首批智能手环送到受助女孩手中时,那个之前被反锁在柴房里剥玉米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拉着我的衣角说:“汪阿姨,这个手环真的能让我一直上学吗?” 我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坚定地说:“当然能,以后没人能再阻止你上学了。”

三个月后,林薇带着回访报告回到总部,一进门就兴奋地喊道:“汪总,效果太明显了!现在受助家庭的女孩上学率从 61% 提升到了 98%,只有 2 户家庭还在观望。我们走访时看到,以前在家干活的女孩,现在都背着新书包去学校,有的家长还主动问我们‘能不能也给儿子报技能培训,让他别再整天玩游戏了’。昭通市的王主任还说,我们这个方案给他们提供了新思路,准备在全市推广呢!”

我接过报告,看着照片里女孩们灿烂的笑容 —— 她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背着新书包,在教室里认真听讲,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那一刻,我心里满是欣慰。我知道,改变重男轻女的陋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未来可能还会遇到新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汪氏集团坚持下去,和政府、学校、社会各界一起,用耐心和智慧一点点推动,总有一天,所有女孩都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而我们汪氏集团,作为亚洲十强企业,不仅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更要在承担社会责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 “企业公民” 的担当与使命 —— 这是我作为董事长的责任,也是我们汪氏集团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