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女配?不,绿萍才是女主 > 第186章 风波骤起,利刃出鞘

第186章 风波骤起,利刃出鞘(2 / 2)

楚濂在看守所里收到董震山通过律师传递的密信时,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信里详细罗列着针对汪氏集团的三步走计划:第一步,由楚濂匿名向几家以捕风捉影闻名的财经自媒体 “爆料”,声称汪氏新能源核心技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涉及多项专利侵权;第二步,董震山动用关系网,让境外一家濒临破产的检测机构出具伪造的 “不合格报告”,并通过水军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第三步,趁着汪氏股价动荡,由格刀集团旗下的投资公司暗中吸纳流通股,伺机夺权。

“汪绿萍那个女人最在乎名声,” 楚濂对着探视窗里的律师冷笑,唾沫星子溅在玻璃上,“当年她为了维护汪氏的声誉,连跟紫菱的姐妹情分都能不顾,现在我就要让她亲手看着自己守护的一切变成笑话。” 他特意叮嘱律师转告董震山,务必在爆料里加上 “汪氏高层涉嫌挪用公款填补海外投资亏空” 的条款,“这条最能戳中股民的痛处,我太了解绿萍了,她为了稳住局面,肯定会自掏腰包补窟窿,到时候资金链一断,不用我们动手,汪氏自己就会垮。”

三天后,一篇标题为《独家深扒:汪氏新能源惊天骗局,千万家庭或将面临安全危机》的文章突然在网络上引爆舆论。文中附上了几张经过恶意剪辑的生产线照片,以及一份模糊不清的 “内部邮件截图”,声称汪氏为降低成本,使用了未达标的电池原材料,去年南方某小区的火灾就是由此引发。文章末尾还 “贴心” 地附上了所谓的 “维权群二维码”,短短两小时内,群成员就突破了五千人。

董震山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脑屏幕上不断攀升的话题热度,满意地捻着手指上的玉扳指。他刚给相熟的媒体主编打去电话,对方承诺会在晚间新闻里 “客观报道” 此事,顺便提及格刀集团即将推出的 “安全新能源方案”。“楚濂这步棋走得不错,” 他对助理说,“把准备好的‘受害者采访视频’放出去,记住,让那些人说话时哭腔重一点,最好能拿出几张医院的缴费单 —— 真假无所谓,反正没人会去查。”

网络上的谣言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有人伪造了汪氏员工的匿名访谈,声称公司内部早已人心惶惶,高层正在转移资产;有人翻出五十年前汪氏创始人的一段讲话断章取义,曲解为 “承认技术缺陷”;甚至有营销号编造出 “汪绿萍与某官员权色交易” 的低俗段子,配上经过 AI 换脸的照片广泛传播。

汪氏集团的客服电话被愤怒的 “消费者” 打爆,线下门店也出现了举着 “退货退款” 牌子的抗议者,其中几个带头闹事的,正是董震山安排的临时工。

楚沛把最新的舆情报告摔在我办公室桌上时,纸张边缘都被他捏得发皱。“董事长,城西那家自媒体工作室已经承认,是我哥楚濂的下属马奎给了他们五十万封口费,让他们炮制那些假新闻。” 他指着报告里的转账记录,“还有三个所谓的‘维权群群主’,Ip 地址都指向格刀集团的子公司。”

我捏着那份转账记录的复印件,指腹在 “马奎” 两个字上反复摩挲。这人是楚濂当年在楚家公司最信任的跟班,当年卷款跑路时,就是他伪造了出货单掩人耳目。

“楚沛,你查到马奎现在在哪?” 我抬头时,正好撞见楚沛眼底一闪而过的难堪。

“董事长,前天…… 在城郊仓库发现了他的车,人却不见了。” 楚沛的喉结滚了滚,“后备箱里有格刀集团的员工胸卡,还有半瓶没喝完的氰化物。”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着拍在玻璃上,像极了当年楚濂被警察带走时,紫菱疯狂捶打车门的声音。我突然笑出声,楚沛吓得往后缩了缩。

“他们倒是会省事。” 我点开楚沛手机里的监控截图,董震山塞给楚濂的那张纸条边缘有个月牙形的折痕,“你哥当年给情人写保证书,总爱在落款处折这种鬼记号。”

楚沛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董事长,对不起,我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把马奎的通话记录调出来。” 我打断他,指尖在桌面上敲出节奏,“尤其是近一个月的,重点查与看守所的通话。另外,让技术部复原那张纸条,楚濂那点小聪明,肯定会在上面留备份。”

走廊里传来公关部总监急促的脚步声,我对着门外扬声:“让法务把格刀集团子公司的注册信息整理好,连带那些群主的真实身份,下午三点前发到所有合作媒体的邮箱。”

楚沛看着我在声明末尾签字,笔尖划破纸面的瞬间,他突然低声说:“我找到紫菱在监狱自杀前藏的 U 盘了,里面有董震山和质检站的转账记录。”

我握着笔的手顿住,墨水滴在 “汪绿萍” 三个字上,晕开一小团黑雾。就像那年在手术室里,医生说我的右腿再也站不直时,白布上洇开的血渍。

“放在证据链最后一环。” 我把笔扔回笔筒,金属碰撞声惊得楚沛一哆嗦,“要让他们知道,汪氏集团,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来招惹的。”

窗外,汪氏大厦的 LEd 屏上还在循环播放着企业宣传片,画面里我穿着干练的西装,微笑着介绍新能源技术的环保理念,与网络上的污名化言论形成刺眼的对比。

我指尖划过键盘,调出楚濂当年卷走楚家资金时的银行流水,眼神冷得像淬了冰。“又是楚濂,既然他们想玩舆论战,那就奉陪到底。”

我从容点开加密文件夹,里面是技术部连夜整理出的专利证书、原材料检测报告,以及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协议,“通知公关部,半小时后召开紧急发布会,把这些证据一条条摊开给所有人看。另外,让法务部准备好律师函,所有参与造谣的媒体和个人,一个都别想跑。”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我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反击战镀上了一层坚硬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