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女配?不,绿萍才是女主 > 第187章 云开雾散,向远而行

第187章 云开雾散,向远而行(1 / 2)

公关部总监推门进来时,手里的平板还在震动,屏幕上弹出的新闻标题红得刺眼 ——《市场监管总局:严查新能源领域恶意造谣行为》。

“董事长,刚刚接到国务院办公厅的电话。” 他声音发颤,把平板递过来,“半小时前,工信部联合公安部召开紧急会议,已经锁定了十五个恶意传播谣言的 Ip 集群,其中三个在境外的服务器,刚刚被网安部门强制关停了。”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办公室的专线电话突然响起,是国务院分管经济的张副总理的秘书。“汪董,张副总理让我转告您,国家绝不会让实干兴邦的企业受委屈。” 电话那头传来键盘敲击声,“公安部门已经成立专案组,董震山涉嫌商业诽谤和伪造公文罪,这会儿应该已经被带走了。另外,证监会刚才发布公告,格刀集团所有股票暂停交易,接受全面核查。”

楚沛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那看守所里的楚濂……”

“司法系统会同步跟进。” 秘书的声音沉稳有力,“刚才最高检已经派人去提审了,所有涉及妨碍司法公正的人员,一个都跑不了。对了,市场监管总局的同志十分钟后到公司,需要什么证据支持尽管提,他们带了电子取证团队。”

我抬手示意楚沛稍安勿躁,指尖在办公桌的红木纹路上轻轻滑动,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汪氏集团全球业务版图上。“麻烦转告张副总理,汪氏上下感激国家的信任与支持。” 我的声音平稳得像深潭静水,“关于证据,我们法务部已整理出完整的电子卷宗,包含楚濂与董震山的资金往来、伪造检测报告的原始文件,以及被篡改的生产线监控录像母带,随时可以配合调取。”

电话那头的键盘声停顿片刻,秘书的语气里多了几分赞许:“汪董果然沉得住气。张副总理特别交代,此次事件不仅是为汪氏正名,更是要敲山震虎 —— 国家绝不会容忍任何势力以卑劣手段破坏民营经济生态。另外,商务部刚传来消息,原本搁置的中欧新能源合作项目,鉴于汪氏的技术实力与此次事件的澄清,决定提前启动审批流程。”

楚沛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我却转头看向窗外的 cbd 建筑群,那里有汪氏在建的新能源研发中心。“请替我感谢副总理的关怀。” 我补充道,“汪氏愿意将此次事件的所有证据公开,作为民营企业反商业诽谤的案例教材,供行业参考。另外,我们计划拿出两亿专项资金,联合高校设立‘新能源诚信基金’,奖励坚守技术伦理的企业与个人。”

“汪董事长你这个提议非常有建设性!” 秘书的声音亮了起来,“我马上向副总理汇报。对了,工信部的同志希望下午能与您视频会议,探讨如何建立民营企业舆情应急机制,您看方便吗?”

我看了眼腕表,时针正指向十点整。“下午三点我准时等候。” 挂断电话后,楚沛终于忍不住开口:“董事长,您居然还在想行业规范?现在最该做的是趁势反击,让那些造谣的人付出代价!”

我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泛黄的文件,那是汪氏初创时祖父写下的企业章程。“楚沛,你看这里。” 指尖点在 “实业报国” 四个字上,“国家为我们挡住风雨,不是让我们只盯着眼前的恩怨,而是要把企业做得更扎实。” 我将章程推给他,“通知技术部,把我们最新的电池安全专利向全行业开放授权,只收象征性的一元使用费。”

楚沛捧着章程的手微微颤抖,走廊里的日光透过百叶窗,在他年轻的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董事长,我明白了。” 他抬头时,眼里已没了刚才的焦灼,“这就去安排,顺便让公关部准备新闻通稿,把开放专利的消息同步放出去。”

我望着他快步离去的背影,伸手轻轻合上那份证据链。阳光漫过桌面,在 “紫菱” 的名字上流淌,仿佛能听见妹妹当年在实验室里清脆的笑声。这场风波终会过去,但汪氏要走的路,从来都不止于渡过眼前的急流险滩。

我看着窗外突然出现的几辆挂着特殊牌照的轿车,车身上 “市场监管执法” 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公关部总监刷新着网页,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董事长您看!新华社刚发了评论员文章,标题是《守护民营企业,就是守护中国经济的活力》,里面直接点了格刀集团的名字!”

法务部的人抱着文件冲进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董事长,我们刚收到法院的诉前禁令,所有造谣媒体必须在一小时内删除不实报道,公开道歉!还有,刚才银行打电话来说,央行特批了五十亿专项贷款,年利率只有 2%,说是给我们稳定资金链用的。”

副总裁李薇的手机叮地响了一声,是李薇托人打听的看守所消息。“董事长,” 李薇声音发哑,把屏幕转向我,“楚濂听说董震山被抓,当场就崩溃了,现在正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别人…… 还有,公安部找到马奎了,他根本没自杀,是被董震山的人藏在郊区的废弃工厂里,刚才已经认罪了。”

我拿起那份还没来得及发出的证据链,指尖拂过 “紫菱” 两个字,因为这个渣男的两面三刀,我与紫菱姐妹反目,紫菱更是极端的做了很多错事,甚至在狱中自杀,而楚濂这个渣男又凭什么可以这样好好活着?

阳光穿过云层,在文件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就像当年紫菱总爱追着我身后喊 “姐姐” 时,发梢跳动的金色阳光。

“把紫菱生前的 U 盘交给市场监管总局的同志吧。” 我站起身,右腿虽然还会隐隐作痛,但此刻却站得格外挺直,“告诉他们,这不仅是汪氏的证据,更是一个爱国企业对国家的信任。”

走廊里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团队已经到了。为首的同志伸出手,眼神里满是坚定:“汪董,我们来了。请相信,国家永远是民营企业最坚实的后盾。”

我握住为首同志的手,掌心传来沉稳的力量。“感谢各位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目光扫过他们胸前的工作证,落在 “专项行动组” 几个字上,“除了紫菱的 U 盘,我们还有份特别的‘礼物’要交给专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