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寿辰之事议毕,皇上缓缓起身,龙袍轻动,声音沉稳而温和:“好了,今日议事已毕,你们都退下吧。”
程将军抱拳领命,甲胄铿锵作响;太子微微颔首,神色如常却眼底微沉;刘丞相抚须一笑,拱手退出殿外。三人脚步渐远,沉重的殿门在吴公公手中悄然合拢,发出一声低沉的“吱呀”,仿佛将朝堂纷争尽数隔绝于外。
然而,御书房内并未彻底空寂。
苏梓陌立于原地,衣袖垂落,目光沉静地落在皇上面前的案卷上,似有未尽之言。王雨曦则轻轻提起手中青瓷描金食盒,指尖微凉,心跳却悄然加快——她等这一刻,已许久。
见其余人已去,她才缓步上前,裙裾轻曳,如月光淌过宫砖。她将食盒置于紫檀小案上,声音柔婉却不怯弱:“父皇,女儿亲手做了些点心,特来奉上,望您……稍歇片刻。”
皇上一怔,抬眸看向女儿,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与暖意。他未曾料到,一向活泼好动的公主,竟会给自己做糕点。
“哦?”他轻声道,“倒是难得。”
吴公公会意,连忙上前掀开食盒盖子。一股清甜香气顿时弥漫开来——三层玲珑点心整齐陈列:最下层是桂花糯米糍,软白如雪,缀着金黄桂花;中层为枣泥山药糕,色泽温润,形若莲瓣;顶层则是玫瑰水晶酥,剔透如冰,隐约可见粉红花蕊流转其间。
“好香。”皇上轻叹,眉间紧锁的政务烦忧似乎被这缕甜香悄然拂去。
他伸手取了一块桂花糯米糍,放入口中,外皮软糯,内馅清甜,唇齿留香。他不禁笑了,眼角皱纹舒展:“这糕点看着就香甜软糯,雨曦,你用心了。”
王雨曦垂眸,脸颊微红,声音轻却坚定:“父皇日理万机,为大唐百姓操劳不息,这是身为女儿应尽的孝心。”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她侧脸轮廓柔和,宛如旧年画中执扇仕女。然而她心中波澜起伏——她知道,父皇虽贵为天子,却始终背负着一段无法言说的愧疚:当年战乱四起,先皇后携她避祸南疆,音信全无二十余年。待天下初定,皇上派人寻回母女无果,母亲已病逝于寒舍,唯留她一人孤身归来。
昨夜,她在宫墙月下听见父皇独自饮酒,低声自语:“朕欠她们母女太多……若早寻得,何至于此。”
自那以后,她便暗自发誓:纵不能替母亲承欢膝下,也要让父皇尝到一丝家的温暖。
此刻,皇上一口一口地吃着点心,动作缓慢,仿佛不是在品尝食物,而是在咀嚼那些错过的岁月。他的眼神渐渐柔软,甚至有一瞬的恍惚——这味道,竟与记忆中先皇后曾做过的那道“雪絮糕”如此相似。
他忽然停下,抬眼凝视女儿:“这桂花糯米糍……是你娘教你的?”
王雨曦心头一颤,眼眶微热,却仍微笑:“是。母亲临终前,亲手写下食谱,说……‘若有一日入宫,便以此味慰君心’。”
皇上闻言,手中筷子微微一抖,一滴泪无声滑落,坠入袖中,不见痕迹。
他没有说话,只是缓缓起身,张开双臂——一个久违的、属于父亲的拥抱。
王雨曦愣住,随即鼻尖一酸,轻轻投入父皇怀中。那一刻,宫闱森严、身份尊卑皆成虚妄,唯有血脉相连的温度,在冬日的御书房里静静流淌。
而一直沉默旁观的苏梓陌,所有重要之事,而此时也打算轻移脚步,欲悄然退出。
皇上却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苏梓陌,且留一下。”
苏梓陌顿步,转身,拱手:“臣在。”
皇上松开女儿,神色恢复威严,却又多了一分罕见的温和:“你刚才所言‘陪伴胜于千金’,朕原以为只是谏言之辞。如今看来……你是真懂人心。”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你留下,不是因公务,而是因你……也看出了雨曦的心意,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