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阳光温逸,御书房内炭火正温。鎏金蟠龙铜炉中燃着银丝凤髓香,暖意融融,驱散了窗外飘来的薄霜寒气。宫檐上覆着一层细碎白霜,枯枝在微风中轻颤,偶有鸦雀掠过宫墙,留下几声清啼。
御书房内琉璃,与阳光交映,映照得梁间彩绘愈发庄重。四壁悬挂的山水画卷换作了《雪霁观松图》与《寒江独钓图》,更添几分清寂高远之意。皇上身披玄底金线缂丝鹤氅,端坐于紫檀龙椅之上,手中一盏新贡黄山云雾茶,热气袅袅升腾。他目光沉静,扫视御书房中众人:太子立于左首,神情恭谨;程将军甲胄未解,眉梢尚带寒露;刘丞相玉笏在手,气度从容;王雨曦着绛红织金襦裙,外披狐裘斗篷,面若春桃,眸光灵动;而苏梓陌静立右末,一袭靛青素缎长衫,袖手而立,神情淡然,仿佛这满御书房纷争皆不入其心。
“今日早朝所议,再过五日便是太上皇寿辰。”皇上声音低缓而清晰,如钟磬余音,“父皇退居重华宫已久,朕思之良久,不知何物可慰其心?”
话音落下,御书房内一时寂静,唯有炭火噼啪作响。
程将军踏前一步,声如洪钟:“启禀皇上!太上皇当年与您并肩征伐四方,破突厥、平南蛮,雄姿英发。儿臣以为,当铸一柄绝世宝剑,名曰‘承天’,既彰先帝武德,亦可唤醒旧日豪情!此剑出鞘,必令太上皇开怀!”
皇上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追忆——那是铁马冰河、朔风卷旗的岁月,是父子同袍、血染征袍的荣光。他指尖轻叩扶手,似在回味那战鼓雷鸣。
太子随即上前,温言道:“父皇,儿臣以为,祖父如今颐养天年,更重修身养性之道。不如精选《道德经》《南华真经》等典籍,装帧成册,辅以名家注解,助其涵养心神,延年益寿。”
皇上轻轻“嗯”了一声,神色温和,却仍有踌躇。书卷虽雅,但是否略显冷清?
此时,王雨曦莲步轻移,朱唇微启:“父皇,儿臣斗胆一言。太上皇爷爷虽贵为至尊,然性情豁达,最爱弈棋、赏花、听曲、游园。金银珠宝、兵刃典籍,于他而言早已寻常。儿臣观其近日常于御花园抚琴独坐,似有寂寥之意。若能赠以新巧玩物,譬如机关木鸟、玲珑棋局,或西域进贡的自动乐人,或可博其一笑,慰其闲情。”
她语气温柔,却字字入心。皇上眼中骤然一亮,仿佛拨云见月。他凝视女儿,点头赞许:“雨曦心思细腻,所言极是。”
刘丞相缓步出列,面带睿智笑意:“启奏陛下,臣以为,程将军所言‘武’,太子殿下所重‘文’,公主所念‘乐’,三者皆有所据,何不融而为一?”
众人目光齐聚于他。
“臣请旨,命尚方监铸造一柄‘文武双韵剑’:剑身为百炼玄铁,剑脊镌刻《孙子兵法》精要,剑鞘镶嵌《逍遥游》名句,配以机关暗格,轻扣剑柄,可弹出微型棋盘与玉石棋子,另附自动奏乐小匣,置于剑匣之中。此剑既承先帝武功,又寓文治之思,兼备娱情之趣,可谓‘一剑承三代,万象归一心’。”
御书房之内,一时寂静。皇上缓缓站起,眼中神采焕发,朗声大笑:“妙哉!刘卿此策,堪称绝妙!就依卿所奏,即刻传召尚方令,四日内务必完工!”
苏梓陌始终未发一言,然其眸光微闪,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心中暗忖:“这刘丞相果然老谋深算,既能调和三方意见,又不失圣心所向。而王雨曦看似天真提议,实则直指人心——真正打动太上皇的,从来不是器物本身,而是那份被理解的温情和亲情。”
御书房内,炭火轻燃,银丝凤髓香袅袅盘旋,初冬的寒意被隔绝于重重宫帷之外。御书房中众人尚沉浸在刘丞相“文武双韵剑”的奇思妙想之中,忽闻一道清冷之声自殿角响起——
“皇上,此礼……恐有不妥。”
声音不高,却如冰泉滴石,骤然令满殿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