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侯三将小碗放回桌上,坐回原位,深吸了一口烟,“官窑,永乐的?还是宣德的?这水准,搁以前,够换半条胡同了。”
何雨柱不置可否:“侯三爷好眼力。东西怎么样,您心里有数。现在这光景,它们也就是些占地方的‘废品’,我想换点……更实用的‘废品’。”
侯三眯着眼笑了:“明白。朋友你想换点什么?粮票?肉票?工业券?我这儿都有,价格公道。”
何雨柱摇摇头:“那些常规的,偶尔换点应急还行。我想换点……更长远,或许眼下用不上,但将来可能有大用的东西。”
侯三愣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看着何雨柱:“哦?比如?”
“比如,大城市的房产信息,或者……一些特殊机构内部发行的、可能关于未来政策风向的学习资料、参考消息。”
何雨柱缓缓说道,目光平静地看着侯三,“再或者,一些关于南方,比如粤省那边,特别是靠近香江地带的一些……民间流通渠道的信息。”
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目标。
单纯的粮票布票,在全面票证化和物资匮乏的背景下,固然重要,但获取渠道相对较多,且价值会随着政策变化而波动。
他需要的是更具前瞻性的“信息”和“凭证”。
房产信息是为将来可能的安居或投资做准备;
内部资料是为了把握时代脉搏,在关键节点做出正确判断;
而南方渠道的信息,则是为了一条在极端情况下的“退路”。
他知道,再过些年,南风必将吹拂,早做准备,才能抢占先机。
侯三听完,沉默了许久,烟雾笼罩着他的脸,看不清表情。
半晌,他才缓缓开口:“朋友,你要的这些东西……可有点烫手啊。房产信息还好说,那些内部消息和南边的路子,查出来可是要掉脑袋的。”
“风险与收益并存。”
何雨柱语气不变,“正因为烫手,才有价值。我相信侯三爷的门路。”
说着,他将那根小黄鱼和青花小碗往侯三面前推了推,“这是定金。只要信息有价值,后续还有。”
黄金和古董的诱惑是巨大的。
侯三盯着桌上的两样东西,眼神挣扎了片刻,最终咬了咬牙:“成!看在你和雷爷的面子上,这活儿我接了!不过这些东西不好弄,需要时间,而且价格不菲。”
“时间可以等,价格好商量。”
何雨柱知道对方已经心动,“但我需要的是真实、有效的信息,掺水的东西,我可不要。”
“放心,干我们这行,信誉就是命。”
侯三将金条和小碗迅速收进怀里,“这样,五天后的晚上,还是这个时间,你再来一趟。我尽量给你弄点干货。”
交易初步达成,何雨柱没有多留,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