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粮食调拨量再次削减(2 / 2)

暗地里,他需要更强大的自保能力和……反击的资本。

空间里的物资,尤其是灵泉,是他的核心底牌,但必须更巧妙、更隐蔽地运用。

那本《食疗篇衍义》需要更深的研究。

同时,或许……他应该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一些“特别”的东西,不仅仅是古董,也许还包括一些……能让人闭嘴的“料”?

一个模糊的计划开始在他脑中成形,危险,却可能是必要的。

这一夜,何雨柱几乎无眠。

天蒙蒙亮,他就起身,将屋内屋外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再无任何可疑之处,这才稍稍安心。

刚到食堂,李怀德就一脸凝重地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柱子,情况越来越紧了。”

李怀德指着桌上的一份文件,“上级通报,接下来两个月的粮食调拨量还要削减百分之十五!这简直是要命!”

何雨柱的心也跟着一沉。

现有的定量已经是在勉强维持,再削减,工人们恐怕连基本劳作都无法支撑,浮肿病将会大规模爆发。

“库房里那批豆子、薏米也撑不了几天了。”

李怀德烦躁地搓着下巴,“光靠计划调拨和咱们那点潜力挖掘,怕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厂里决定,派几个采购小组,深入周边农村,看能不能想办法直接换点、买点粮食蔬菜回来,哪怕是土豆红薯、萝卜干菜也行!”

他看向何雨柱,眼神带着期望:“柱子,你脑子活,路子也广些(指王广福等关系),这次你带一个队,去南边房山那边山区碰碰运气。那边地广人稀,也许能有点存货。厂里给你开介绍信,批了点应急的全国粮票和少量现金。记住,安全第一,能换多少换多少,千万别强求,也别跟老乡起冲突。”

何雨柱瞬间明白了李怀德的意图。

这是死马当活马医,也是对他能力的又一次考验和倚重。

深入农村采购,困难重重,风险也大,但确实是一条可能觅得生机的路。

“我明白,李科长。我一定尽力而为。”

何雨柱沉声应下。

这或许也是一个机会,暂时离开四合院这个是非之地,避开暗处的冷箭,同时……也能实地考察一下农村的情况,为自己空间作物的“来源”寻找更合理的解释,甚至……收集一些外界没有的“样本”。

他立刻着手准备。

挑选了食堂里两个性格稳重、手脚麻利、嘴巴也严的年轻学徒随行。

又通过厂办开了正式介绍信,领了有限的全国粮票和一小笔采购资金。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行程,只在出发前,特意去了一趟机械工业学校,给雨水送了些肉干和面饼,叮嘱她近期尽量待在学校,无事不要回四合院。

雨水虽不解,但见哥哥神色严肃,乖巧地答应了。

他又找到苏青禾,只说厂里有外出采购任务,要离开几天,请她帮忙留意一下雨水。

苏青禾看着他眼下的青黑和眉宇间的疲惫,没有多问,只是轻轻点头,递给他一个小急救包:“山里路不好走,带上这个。一切小心。”

她的眼神清澈而宁静,带着无声的关切,像一缕微光,稍稍驱散了他心头的阴霾。

“谢谢。”何雨柱接过急救包,郑重地点点头。

吉普车的身影没有再出现,但那被窥视的感觉并未消失。

何雨柱知道,他的一切动向,恐怕仍在对方的掌握之中。

这次下乡,是机遇,也可能意味着远离了厂里相对熟悉的环境,进入了更不可控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