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无法眼睁睁看着身边那些熟悉的面孔,在饥饿中一点点失去光彩。
然而,厂内的相对稳定,并不能抵消外界日益加剧的残酷。
何雨柱每次上下班,穿过南锣鼓巷,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
邻居们见面时的寒暄少了,眼神里的戒备和算计多了。为了一点菜帮子、几根葱须子争吵的事情时有发生。
四合院里,更是暗流涌动。
贾家的日子越发艰难。
贾东旭秦淮茹的脸色蜡黄,身形消瘦得厉害,贾张氏的咒骂声也失去了往日的底气,变得有气无力。
棒梗和小当饿得嗷嗷直哭,声音都带着嘶哑。
易中海似乎更加沉默了,眼神深处的算计却愈发阴沉。
他依旧会偶尔接济贾家一点棒子面,但次数明显减少,量也更抠搜了。
刘海中家似乎还能勉强维持,但二大妈脸上的横肉也消下去不少。
阎埠贵算盘打得更精。
何雨柱冷眼旁观这一切,心中并无太多波澜。
他不是救世主,能守住眼前这一亩三分地,护住该护的人,已是极限。
他的核心圈很小:雨水,苏青禾,以及因雨水关系而勉强纳入范围的许大茂兄妹。
每隔一两周,何雨柱总会找一个由头,要么是雨水休息日回家,要么是借口去学校看雨水,要么是苏青禾轮休,他会精心准备一次“加餐”。
地点通常就在何家那间小小的耳房厨房里。
他会提前从空间里取出少量存货——可能是几条小鲫鱼,可能是一小块腊肉,几只风干保存的虾干,或者就是几把格外水灵的青菜。
有时,也会带上几块厂里作为“奖励”下发给他这个“功臣”的“红星”面饼,以及一小罐浓缩汤膏。
他会亲自下厨,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食物的本味。
一碗热气腾腾的鲫鱼豆腐汤,汤色奶白,鲜香扑鼻;
或者是一盘腊肉炒青菜,油光润泽,咸香下饭;
哪怕只是一锅用浓缩汤膏打底,加入了虾干和青菜煮出的面条,也足以让吃惯了清汤寡水的几人感受到巨大的幸福。
许大茂每次都被馋得口水直流,吃得头也不抬,连连感慨:“柱子哥,你这手艺真是绝了!厂里食堂那些跟你比,简直是猪食!”
许小凤则文静许多,但亮晶晶的眼睛和迅速消失的饭菜也显示着她的满足。
雨水总是吃得最开心,小脸鼓鼓的,还会把自己碗里的肉悄悄夹给哥哥和苏青禾。
苏青禾话不多,但她微微泛红的脸颊和柔和的眼神,显露出她的放松和享受。
她有时会带来一点医院配给的、极其有限的营养品,比如几颗维生素片,或者一小包葡萄糖粉,默默地分给雨水和何雨柱。
这种小型聚会,成了寒冷冬日里难得的温暖时光。
暂时隔绝了外面的饥荒与算计,只剩下食物升腾的热气和彼此间心照不宣的关怀。
何雨柱知道这很冒险,但他无法拒绝雨水眼中那份纯粹的快乐,也无法忽视苏青禾眉宇间偶尔流露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