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深挖洞,广积粮(2 / 2)

他反复咀嚼着这些话,每一步踏在厂区坚硬的地面上,都像是在夯实自己的决心。

硬碰硬是取死之道,随波逐流又违背本心。

唯一的生路,便是在这狭缝中找到一种平衡——表面上顺应洪流,暗地里,必须为自己,也为身边值得守护的人,筑起一道足以抵御风浪的堤坝。

而这道堤坝,需要实实在在的砖石——那就是粮食,是物资。

食堂主任这个位置,看似管的是烟火灶台,但在眼下这光景,握住的却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心的权柄,也更方便他接触到物资流动的脉络。

回到食堂办公室,那扇薄薄的门板暂时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和窥探。

何雨柱反手关上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浊气。

桌上,苏青禾赠送的两本营养学书籍安静地躺着,深蓝色的俄文封面像一片沉静的深海。

他走过去,手指拂过书脊,那冷静而专业的支持感,稍稍驱散了心头的寒意。

不能乱。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他坐下来,摊开食堂的账本和报表,眼神却逐渐变得深邃,焦点并未落在那些数字上。

意识,悄然沉入了那片与2025年链接的奇异空间。

农家小院依旧静谧,古井无波,井口氤氲着淡淡的、令人心安的玉色雾气。

井边那点被灵泉滋养的土地上,蔬菜瓜果的长势依旧超乎寻常,绿意盎然,硕果累累。

但这里太少了。

对于应对一场可能持续数年的全国性困难,这点产出无异于杯水车薪。

它最大的作用,是作为“引子”,是改善关键餐食品质、必要时救急的底气,以及……培育优化作物种子的试验田。

他的目光扫过空间角落里那些之前零星囤积的物资——少量小米、白面、干货、还有那条金华火腿和几串腊肠。

它们安静地呆在那里,是之前黑市之行的成果,也是他最初的危机意识的体现。

但现在看来,远远不够。

“深挖洞,广积粮。”

这句古老谚语在他脑中浮现。

明面上的“洞”和“粮”,是为轧钢厂。

暗地里的,是为自己和至亲。

他收敛心神,将意识从空间退出,目光重新聚焦在食堂账本上,一个清晰的计划开始在脑中成形。

第一步,明修栈道——合理化增加食堂储备。

他拿起钢笔,在一张新的报告纸上开始书写。

标题是:《关于第一食堂响应号召、深挖潜力、增加应急储备的初步方案》。

笔尖沙沙作响,字斟句酌。

“……鉴于当前严峻形势,为保障生产攻坚期间的后勤供应不间断,稳定工人队伍情绪,建议第一食堂在现有基础上,合理利用边角料及非热门食材,尝试制作更耐储存的应急食品……”

“……利用食堂屋顶闲置平台,进行小范围‘南泥湾精神’实践,种植耐寒耐旱蔬菜(如菠菜、胡萝卜),以期略有补充……”

“……请求后勤处支持,在定额之外,若能协调少量黄豆、绿豆等,可尝试自发豆芽,改善伙食结构……”

理由冠冕堂皇,全部紧扣“响应号召”、“克服困难”、“保障生产”这些政治正确的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