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金银卷”,颜色黯淡不均,表面坑洼不平,毫无光泽。
掰开一个,内里粗糙得像掺了沙子,散发着令人皱眉的气味。
旁边大锅里熬煮的“增量菜汤”,清水寡淡,飘着几片发黄的菜叶和零星的豆腐渣,连点油星都欠奉。
这已经不是伙食质量下降的问题,这是能否果腹、能否维持基本体力的生存问题!
工人们顶着“大跃进”的狂热口号在车间里挥汗如雨,消耗巨大,却只能靠这些玩意儿充饥,怨气积累下去,迟早要出大事!
就在这时,食堂主任腆着肚子,背着手踱了进来。
他脸上带着一种奇异的、与周遭凝重气氛格格不入的亢奋红光。
“都打起精神来!”
食堂主任的声音刻意拔高,官腔十足,“困难是暂时的!精神是永恒的!厂党委下了死命令,后勤保障必须跟上生产大跃进的步伐!何班长!”
他目光转向何雨柱,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厂里刚传达了上级最新指示,‘双蒸饭’、‘增量法’是解决当前困难的法宝!你们食堂,必须立刻推广落实!把有限的粮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要让工人们吃饱,吃好,吃出干劲来!”
“双蒸饭”?“增量法”?
何雨柱心头一沉。
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瞬间清晰起来——那是一种将米饭反复蒸煮,利用淀粉糊化膨胀原理增加体积、制造“吃饱”假象的无奈之举。
口感稀烂,营养流失严重,长期食用极易导致浮肿病!
“主任,”何雨柱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股沉甸甸的质疑,“反复蒸煮,米粒都烂成糊了,哪还有营养?工人们干的是力气活……”
“营养?何雨柱同志!”
食堂主任不耐烦地打断他,胖手一挥,唾沫星子几乎喷到何雨柱脸上,“现在是什么时候?是讲营养的时候吗?首先要解决的是‘量’的问题!要让工人们肚子里有货!‘增量法’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先进经验!是政治任务!你作为食堂班长,思想觉悟要跟上!不要只盯着你那点灶台上的瓶瓶罐罐!”
他环视一圈噤若寒蝉的众人,最后目光又钉在何雨柱身上,带着施压:“今天午饭,第一食堂必须推出‘双蒸饭’和增量菜汤!这是死命令!搞好了,是你们的功劳!搞砸了,影响生产热情,你何雨柱负得起这个责吗?”
说完,他冷哼一声,背着手,迈着方步走了,留下满灶间的压抑和茫然。
“何师傅……这……”老王看着食堂主任的背影,又看看案板上那堆“代食品”,一脸绝望。
“增量……增量……”胖婶看着锅里清汤寡水的菜汤,喃喃自语,“再增量,也是水饱啊……”
何雨柱沉默着,走到那锅“增量菜汤”前,拿起长柄勺搅了搅。
稀薄的汤水几乎能照见锅底,几片蔫黄的菜叶无精打采地漂浮着。
一股冰冷的愤怒和巨大的责任感在他胸腔里冲撞。
不能这么干!
这不仅是糊弄,这是在透支工人的健康,是在给未来的灾难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