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厨里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
第二项考核转到了相对独立的小灶操作间。
这里是为领导或特殊任务准备精细菜的地方。
“时间有限,考核基本功。”
孙副主任指着案板上的食材:一块纹理尚可但筋膜不少的猪里脊,一块老豆腐,几根青蒜,一小碗干辣椒段,几粒花椒。
“二十分钟,做一道川菜,一道你自己搭配的汤或素菜。要求,突出食材本味,体现刀工火候,控制成本。”
川菜!灶台边的小陈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这明显是冲着何师傅给首长和苏联专家做饭的名头来的!
何雨柱眼神微凝,没有多余动作。
他先处理猪里脊,快刀逆纹切成薄如柳叶、均匀透亮的肉片。
抓上微量淀粉、酱油和黄酒,动作快而轻柔。老豆腐改刀成大小一致的方块。青蒜白斜切段,青蒜叶切寸段。
点火,热锅,冷油滑锅。油温升至六成,肉片入锅,瞬间滑散变色,捞起控油,动作行云流水。
锅中留底油,下花椒、干辣椒段煸炒至棕红出香,投入蒜白段爆香。
豆腐块入锅,小心颠勺,让每一面都裹上热油和椒香。烹入少量黄酒,注入小半碗滚水(再次融入灵泉水)。
豆腐在汤汁中咕嘟,何雨柱调入盐和一点点糖提鲜。
汤汁收浓,滑好的肉片回锅,与豆腐轻轻拌匀。
最后撒入青蒜叶,快速颠勺两下,淋入几滴香油,出锅装盘——麻、辣、烫、鲜、香、嫩、酥,川菜“七滋八味”中最基础的“家常豆腐”跃然盘中,红亮诱人,热气腾腾。
紧接着,他另起一小锅清水烧开。
案板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旧罐头瓶里,是他平时收集晒干的野菌碎末和野葱末(来自空间滋养后移出的微量存货)。
他捏了一小撮菌末和葱末,投入滚水中。
瞬间,一股极其清新、带着山野气息的菌鲜辛香弥漫开来!
他迅速将剩余的老豆腐边角切成极细的丝,投入汤中,撒入盐花,点几滴香油,一锅清澈见底、香气扑鼻的“野菌豆腐丝汤”便成了。
两道菜摆在考核组面前。
孙副主任先尝了“家常豆腐”,豆腐外微焦里滚烫嫩滑,肉片滑嫩,麻辣鲜香平衡得恰到好处,极为下饭。
他又舀了一小勺清汤,入口的瞬间,那股迥异于味精调出的、自然鲜美的菌香和野葱的辛香直冲鼻腔,豆腐丝细滑,汤清味醇,在麻辣之后带来无比熨帖的舒坦。
孙副主任放下勺子,长长舒了口气,脸上第一次露出明显的赞许。
他看向李怀德和两位老师傅。李怀德笑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