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温馨聚餐(1 / 2)

公私合营的浪潮下,昔日“半城”的风光,也只能在这方寸灶台间寻些慰藉了。

何雨柱了然,只应了声:“您放心。”便不再多言,挽袖操刀。

真正的谭家菜,功夫在汤,在火候,在那一份不疾不徐的底蕴。

吊顶汤是根基。

三黄老母鸡冷水下锅,紧出血沫,捞出洗净。

大砂锅里注入甘冽的泉水,放入整鸡、精瘦肉、陈年金华火腿蹄髈,投入拍松的姜块、挽成结的香葱。

大火烧开,撇尽浮沫,随即转为文火,让汤面只保持极细微的“蟹眼泡”状态,慢煨细炖。

时间是最昂贵的调料。

趁着煨汤的功夫,何雨柱处理官燕。

纯净的泉水反复浸漂,镊子尖耐心地挑去每一丝杂质和绒毛。

发好的燕盏如丝如缕,晶莹剔透,饱吸了水分,呈现出温润的玉色。

鱼翅的处理更是水磨功夫。

金山勾翅针粗壮,需先用冷水浸泡回软,再以竹箅夹住,置于另一锅滚沸的顶汤之上,隔水慢蒸,让高汤的精华丝丝缕缕沁入翅针。

其间需多次更换箅下高汤,确保鲜味纯粹无杂。

厨房里只余下砂锅慢煨的细微咕嘟声、蒸汽顶动锅盖的轻响,以及何雨柱专注而沉稳的呼吸声。

时间在氤氲的鲜香中缓慢流淌。

娄半城几次踱步到厨房门口,并未进来打扰,只是静静看着何雨柱沉静如水的侧影和那两口吞吐着无声鲜香的砂锅,紧绷的眉宇间,竟也慢慢松弛下来,仿佛这灶台间的从容,也熨帖了他心中的波澜。

暮色四合时,娄家雅致的餐厅里灯火通明。

当佣人捧着细瓷炖盅,将那道清汤官燕奉上时,席间瞬间安静下来。

清澈见底、淡若秋水的汤底中,雪白晶莹的燕盏如同水中舒展的白莲,几缕极细的火腿丝点缀其上,宛如金蕊。

不见半点油星,唯有纯粹到极致的鲜香袅袅升腾。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用瓷勺轻轻舀起,送入口中。

燕盏入口即化,汤水清鲜甘冽,仿佛集天地精华于一口。

他闭目良久,才缓缓叹道:“‘清汤白燕’,形神兼备!娄公,府上这位师傅,得了谭府真传啊!这火候,这吊汤的功夫……难得!太难得了!”

紧接着是那道黄焖鱼翅。

翅针根根分明,饱满晶莹,被浓稠金黄的芡汁完美包裹,颤巍巍地卧在洁白的瓷盘中,散发着醇厚浓郁的荤香。

配着碧绿的嫩菜心,色如琥珀镶翠。

入口,翅针软糯滑韧,胶质丰腴,浓郁的汤汁裹挟着火腿、老鸡的精华,咸鲜中带着花雕酒特有的甘醇,厚重却不腻口,霸道地征服了所有味蕾。

席间只剩下满足的咀嚼声和低低的赞叹。

最后一道羊肚菌酿虾胶,更是点睛之笔。

肥厚的羊肚菌吸饱了顶汤的精华,菌香浓郁,内里酿入的虾胶弹牙鲜甜,冬笋尖的脆嫩带来绝妙的口感层次。清爽中蕴藏至味。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席间的气氛在美食的熨帖下,也多了几分往昔的温情与松弛。

娄半城脸上的笑容真切了许多,举杯谈笑间,仿佛暂时忘却了窗外的寒潮。

宴席散尽,厨房收拾停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