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保城之行对雨水的影响(2 / 2)

但这安静里,流淌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而温暖的氛围,驱散了屋外所有的阴冷与算计。

何雨柱将切好的面条抖散,雪白的面丝瀑布般垂落。

他抬眼看了看灯下认真忙碌的妹妹,她眉眼舒展,动作轻快,像一株终于抖落了沉重积雪、在阳光下自由呼吸的小树。

那场始于1951年风雪夜的漫长寒冬,在妹妹舒展的眉眼里,在她轻快的脚步声中,在她捧着新衣时纯粹的欢喜里,终于彻底消融,无声无息地化作了滋养新芽的春水。

何雨柱垂下眼,将面条利落地下入翻滚的开水锅中,袅袅升起的热气,模糊了他沉静如水的面容,却模糊不了心底那片尘埃落定后的澄明。

晨光熹微,穿过四合院老榆树稀疏的枝叶,在何家窗棂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何雨水坐在小方桌前,崭新的鹅黄碎花衬衫在初秋的晨光里格外鲜亮。

她握着铅笔,一笔一划临摹着字帖,小脸认真,笔尖划过粗糙纸张的沙沙声是屋里唯一的声响。

偶尔,她抬手捋一下滑落的碎发,指尖不经意拂过光滑的的确良衣料,嘴角便悄悄弯起一个极小的、满足的弧度。

何雨柱在屋角收拾着劈好的柴火,码放整齐。

妹妹身上那抹明亮的鹅黄,像一束小小的暖阳,无声地驱散着这陈旧屋舍的沉郁。

自打从保城回来,雨水身上那层无形的、小心翼翼的壳子,似乎被父亲笨拙却滚烫的爱意彻底融化了。

这份舒展,比什么都珍贵。

“哥,”雨水写完一行字,放下笔,侧过脸问,眼睛亮晶晶的,“中秋节能买点好茶叶吗?上次吴爷爷给的龙井沫子,泡出来真香!”

“行,”何雨柱应道,拍了拍手上的木屑,“等发了津贴就去买。再称点什锦馅儿的自来红,应应节。”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两声短促却沉稳的汽车喇叭声,打破了四合院清晨的宁静。

紧接着是司机老陈那熟悉又带着点恭敬的声音在院门外响起:“何师傅?在家吗?娄董事长的车来接您了!”

何雨柱眉峰微挑。

娄半城?中秋宴席?这日子口请人上门,规格不低。

他拉开门。

老陈站在门外,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工装,脸上带着笑:

“何师傅,打搅您休息了。娄董事长交代,今儿个家里有几位要紧的客人,想请您过去掌个勺,做顿像样的团圆饭。您看……方便不?”

“成。”何雨柱言简意赅,没有推辞。

娄半城这棵大树,根须盘绕,他的面子就是无形的通行证。

他回身对雨水交代:“雨水,晌午饭你自己热点馒头,柜子里有酱菜。哥去去就回。”

“哎!”雨水脆生生应着,跑到门边,扒着门框,好奇又带着点小骄傲地看着哥哥被小轿车接走。

崭新的“胜利”牌轿车在破旧的四合院门口显得格格不入,引来几道或艳羡或复杂的目光从各家窗户缝里射出来。

车子一路驶向城西。

娄家的宅子闹中取静,青砖灰瓦,庭院深深。

与前几次来不同,今日门楣廊下已挂起了几盏素雅的红纱宫灯,虽未点亮,却已透出几分节日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