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三反五反结束(1 / 2)

娄家私宅那盏惊艳四座的“开水白菜”,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鸿宾楼后厨激起的波澜远比何雨柱预想的更为深远。

表面上,一切似乎恢复了往日的节奏:灶火轰鸣,锅勺翻飞,切墩声不绝于耳。

然而,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王福顺那张原本就带着阴郁的脸,如今更是沉得能拧出水来。

他看向何雨柱的眼神里,嫉妒与怨毒几乎要化为实质。

何雨柱被李存义单独带去娄府帮厨,尤其是那道技惊四座的汤品,在后厨这个没有秘密的地方,早已被添油加醋地传开。

这等于是在王福顺这类自诩资历老、却始终不得重用的帮厨脸上,狠狠扇了一记耳光。

他不敢再明目张胆地生事,但是:

那种无处不在的阴冷窥视;

工作时刻意的刁难(比如“不小心”把何雨柱需要的调料挪到最里面);

以及和几个同样心怀不满的学徒低声嘀咕时飘过来的;

充满恶意的只言片语——“攀上高枝儿了”、“指不定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谭家菜?哼,投机取巧罢了”…

都像跗骨之蛆,缠绕着何雨柱。

何雨柱对此心知肚明,却依旧沉静如水。

他像一块投入激流中的礁石,任凭暗涌冲刷,岿然不动。

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更精深的技艺锤炼和对夜校知识的吸收中。

刀工越发凌厉精准,火候掌控愈发纯熟,对川菜复合味型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吴教授送的那本《史记菁华录》,成了他精神上的避风港,在字里行间汲取着穿越时代风浪的智慧与定力。

李存义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王福顺等人的龌龊心思,瞒不过这位在后厨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江湖。

他并未立刻发作,只是眼神愈发冰冷,对何雨柱的要求也越发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一次,何雨柱炒好一盘宫保鸡丁,色泽、香气、火候都无可挑剔,李存义却夹起一块鸡丁,冷声道:“火候过了半息,嫩度差了一丝!重做!”

另一次,何雨柱精心发制的鱿鱼卷,李存义只瞥了一眼:“碱味没去尽,影响鲜味!重发!”

这种近乎鸡蛋里挑骨头的严苛,让王福顺等人暗自幸灾乐祸,以为师傅终于要“收拾”这个出风头的徒弟了。

然而,何雨柱却从师傅那冰冷的眼神深处,看到了一种更深沉的东西——一种近乎熔炉锻铁般的锤炼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