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聋老太太上门试探(1 / 2)

门外,廊灯昏黄的光线下。易中海“恭谨”地搀扶着聋老太。

聋老太穿着一身干净的深色棉袄,外面罩着件半旧的青色罩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拄着那根磨得发亮的枣木拐杖,腰背微驼,但站姿依旧带着一种旧式大家长的端凝。

她脸上没什么明显的表情,浑浊却并不疯狂的老眼平静地看向何雨柱,带着审视和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易中海脸上堆满了“关切”和“痛心”,声音刻意放得低沉而沉重:“柱子啊!老太太听说了!贾张氏简直是无法无天!竟敢大白天的摸进你屋里偷东西?还吓着了雨水?真是造孽啊!” 他先义愤填膺地谴责贾张氏,表明立场,铺垫“关心”。

“老太太知道了,心里急啊!这不,不顾天寒地冻,非要亲自过来看看你们兄妹俩!” 易中海把聋老太的来意定位在“关心慰问受惊的兄妹俩”,极其冠冕堂皇。

“雨水没事吧?吓坏了吧?老太太,您快瞧瞧,柱子这孩子,脸色也不好,肯定是又惊又气!” 他一边说着,一边目光“不经意”地、飞快地扫过屋内,尤其是灶台的方向,那浓郁的肉香是掩盖不住的。

他的身体语言也微微前倾,带着一种要进屋“仔细查看”的意味。

聋老太配合地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何雨柱身后的雨水身上,努力在浑浊的老眼里挤出一点“慈祥”和“怜惜”,声音放软了些:“丫头…吓着了?别怕…有老太太在…”

她没提肉,但她的姿态(亲自前来)、易中海的话语(“关心慰问”)、以及那若有若无飘来的肉香,共同构成了一种无声的压力:我们这么“关心”你们,亲自来了,你们总该有所表示吧?尤其是在刚“改善”了伙食之后。

何雨柱身形挺拔,依旧挡在门口,不卑不亢。他目光平静地迎向聋老太“慈祥”的目光,又扫过易中海那张“关切”的脸,声音清晰而沉稳:

“劳老太太和一大爷费心了。” 他先谢过对方的“关心”,礼节上挑不出错。

“雨水是吓得不轻,刚哄着吃了点东西,这会儿才缓过点劲儿。” 点明妹妹刚受惊,状态不好。

“就是点鸿宾楼带回来的剩菜底子,烩了半个馒头,好歹是口热乎带油星的,给她压压惊,暖暖身子。刚吃完,屋里乱,也没收拾。”

轻描淡写解释肉香的来源(剩菜烩馒头),强调是给受惊的妹妹“压惊”的必需品,同时暗示屋里刚遭贼乱糟糟,不宜待客。

“老太太您身子骨要紧,这大冷天夜里,实在不该劳动您跑这一趟。心意我们兄妹领了,您和一大爷快请回吧,喝点热茶暖暖身子是正经。”

再次表达“感谢关心”,但核心是“送客”。理由充分:天冷、您年纪大、屋里乱、妹妹需要安静。

这番应对,完美接住了对方“关心慰问”的幌子,表达了感谢,解释了情况(遭贼、雨水受惊、吃食来源和目的),并以关心聋老太身体和雨水需要安静为由,婉拒了对方进屋的要求,也堵死了对方任何可能提出的“表示”暗示。

态度有礼有节,无懈可击。

聋老太浑浊的老眼深深地看着何雨柱。这小子…滑不留手!她亲自出马,打着“关心”的旗号,竟然连门都没进去?

那点“表示”更是影子都没见着!何雨柱的滴水不漏,让她这“老祖宗”的“体恤关怀”显得无处着力,反而有点自讨没趣。

易中海更是憋闷!他精心策划的“慰问”攻势,被何雨柱四两拨千斤地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