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给他一个看似能够抓住的救命稻草,诱使他抛出真正想用来交易的筹码。
中午十二点三十五分,林小禾以“去整理会议纪要初稿”为由,悄然退出了礼堂。
她在走廊尽头的窗边站定,看似在透气,实则在等待。
几分钟后,手机无声地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陈秘书团队的加密信息。
她点开,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刚刚被破译并下载的文件,来自一个境外加密邮箱,上传者Ip指向周德海秘书家中的电脑。
文件名:《权力平衡法则.docx》。
林小禾的呼吸一滞。
她飞快地浏览文件内容,脸色一寸寸变得苍白。
那不是什么犯罪证据,那是一本详细到令人发指的教案,一整套完整的反调查体系操作手册。
标题触目惊心:“如何让一名纪检干部在七步之内自我怀疑”。
第一步:亲情绑架。
利用其亲属,特别是已故长辈的声誉,制造道德困境。
第二步:名誉污名。
散播其调查行为是“公报私仇”或“派系斗争”的流言。
第三步:程序瑕疵诱导。
设计圈套,使其在取证或办案流程中出现微小失误,再无限放大,攻击其调查的合法性。
第七步:极限施压。
动用所有社会关系,对其家庭、爱情进行全面干预,迫使其在孤立无援中崩溃。
每一步
而那些所谓的“案例”,竟与林晚秋此次调查中所遭遇的几乎所有困境,一一对应。
林小禾的指尖冰凉。
她立刻将文件加密转发给陈秘书。
几秒后,陈秘书的回复只有一句话,却重如千钧:“这不是个人犯罪,这是一套可以复制和传播的,地方性的腐败治理模式。”
傍晚六点十二分,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从礼堂的高窗褪去,整个空间陷入沉沉的暮色。
林晚秋站起身,手中多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由周德海亲笔书写的“情况说明”。
表面上,他在交代当年扶贫资金的流向和挪用细节,但字里行间,通篇都在强调“特殊时期,需要特殊手段”“为了青禾镇的整体发展和稳定,牺牲个别程序和个体是必要的”。
他甚至将那笔被挪用的款项,美化成一笔“为了盘活全局而进行的高风险内部拆借”。
这是一份毫无悔意的自辩书,一份将罪恶合理化的宣言。
林晚秋没有当场拆穿。
她接过那份沉甸甸的纸张,当着周德海的面,亲手将其装入物证袋,封存。
然后,她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张空白的便笺,写下一行批注,连同物证袋一起,递交给了身后的陈秘书。
“建议将此材料原件封存,复印件作为‘地方治理病理学典型样本’,纳入省纪委警示教育案例库。”
回程的车上,夜色渐浓。
她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那个她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名字——陆承宇。
她接起,没有说话。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最后,陆承宇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她从未听过的疲惫和沙哑:“我爸说,只要你现在收手,他还愿意出面,保你年底进省政协,安稳落地。”
这是一个交易,也是最后的通牒。用她的前途,换取他家族的安全。
林晚秋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被夜色吞噬的山峦剪影,那些山,沉默如铁,见证了这片土地上太多的罪与罚。
她忽然轻声开口,声音很轻,却足以让电话那头的人听清每一个字:“你知道吗?张志明的那座无名荒坟上,今天多了一枚党徽。”
说完,她没有等待任何回答,径直挂断了电话。
几乎是同时,第一滴冰冷的雨水砸在车窗上,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无数细小的水珠汇成水流,沿着玻璃滑下,像一行行无声的叩问,又像一场迟来的洗刷。
车内的空气安静得只剩下雨声和她平稳的呼吸。
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却清晰地浮现出父亲书房里那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年轻的父亲穿着一身笔挺的制服,胸前的党徽在黑白光影里依旧闪亮。
那枚党徽,她今天放在了另一个人的坟头。
那么,她该给自己的父亲,留下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像一颗深埋的种子,在被雨水浸透的、冰冷的黑暗里,悄然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