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二十一分,青禾镇公墓。
夜雨初歇,湿冷的空气裹挟着泥土与青草的腥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林晚秋独自坐在父亲墓前那条简陋的小木凳上,墓碑在清冷的月光下,轮廓沉默而坚硬。
她打开了笔记本电脑,莹白的光映亮了她毫无血色的脸,也映亮了她眼中那片比夜色更深的沉静。
她新建了一封邮件。
收件人栏,她一字一顿地敲下:省委巡视组专用信箱。
主题栏,只有六个字:最后一封举报信。
她没有立刻开始书写正文,而是从口袋里取出一枚被体温捂热的Sd卡,轻轻插入读卡器。
卡里,是张志明遗体埋藏点的精确GpS坐标,是周德海长达数小时口供中,每一处逻辑矛盾点的详细分析,更是那份足以掀翻整个青禾镇权力生态的《权力平衡法则》原始文档。
这封信一旦发出,她就不再是躲在程序和身份背后的调查者,而是主动走到台前的宣战者。
以省纪委督导员的身份,举报自己亲手主导的案件,举报自己已故的父亲,这本身就是一场豪赌,赌的是国家法度最后的尊严,赌的是她胸中那口未凉的浩然之气。
清晨六点四十分,青禾镇中心小学。
林小禾按照堂姐昨夜发来的加密指令,再次回到那面熟悉的档案储藏间外墙。
昨夜的雨水冲刷掉了所有的痕if迹,也为她的行动提供了最好的掩护。
她蹲下身,动作熟练地从一丛潮湿的藤蔓根部,重新布设好一根伪装成根系的柔性光纤摄像头。
她仔细调整着角度,确保视野能将那个角落里的铁制焚烧桶以及周围三米的区域,尽收眼底。
两个小时后,上午八点五十三分,她的手机屏幕上,画面终于动了。
一个穿着环卫工制服的男人,鬼鬼祟祟地靠近了焚烧桶。
他没有倾倒垃圾,而是从随身携带的水壶里,小心翼翼地朝桶内倾倒着某种无色液体。
林小禾的心跳瞬间加速,她立刻按下了早已准备好的快捷键,一条预设信息飞速传至陈秘书的手机:“目标出现,b计划启动。”
不到十分钟,一辆伪装成市政洒水车的环保监测车,以“例行检查水源污染”为名,出现在小学附近。
两名身穿防护服的技术人员在陈秘书的远程协调下,直奔焚烧桶,用专业采样器提取了桶底的残余液体和灰烬样本。
现场快速检测结果很快传回:样本中检出高浓度氢氟酸成分。
一种能将骨骼、牙齿等钙化物彻底溶解的强酸。
对方仍在试图销毁最后的生物残留证据。
他们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每一次毁灭的动作,都成了被精准捕捉的新罪证。
上午九点整,县邮政局。
林晚秋将刚刚打印出的七页举报信,仔细地叠好。
每一页的底部,都用她私人的名章,加盖了清晰的钢印。
在信件的第三页,一段被加粗的文字格外醒目:“本人林晚秋,作为涉案人员林建国之直系亲属及本案调查责任人,郑重声明:所有证据来源均符合法定程序,陈述内容属实,愿为信中每一个字,承担全部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