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329章 坟前那条没发出去的短信

第329章 坟前那条没发出去的短信(1 / 2)

凌晨三点十七分,青禾镇纪委驻地宿舍。

空气里还残留着傍晚雨水的湿冷气息,像一层看不见的薄膜,紧紧贴在皮肤上。

林晚秋坐在床沿,没有开灯。

手机屏幕是房间里唯一的光源,幽幽地映着她毫无血色的脸。

那条写给陆承宇的草稿短信,像一道尚未愈合的伤口,静静地躺在屏幕中央。

“如果我爹也脏了呢?”

她没有点击发送,也没有删除。

这个问题,她不是在问陆承宇,而是在拷问自己。

真实之眼让她的大脑变成了一台无法关闭的精密测谎仪。

她清楚地记得,最近三次通话,陆承宇的呼吸频率都出现了异常波动。

第一次,是在她提及调查进展不顺时,他的心跳瞬间从每分钟72次跃升到85次,声音却依旧平稳地安慰她“别急,慢慢来”。

第二次,是她问起承安集团早年在青禾镇的项目细节时,他切换话题的速度比平时快了0.7秒。

而最致命的一次,是三天前,他看似不经意地说:“我听我爸提过,你爸当年在镇上,很坚持原则。”

就是那句话。

“原则”两个字出口时,他有一个长达1.8秒的停顿,喉结微不可察地滑动了一下。

这不是在回忆,也不是在组织语言。

那是一种大脑高速运转、试图在两个矛盾信息中择一表述时的生理延迟。

他在撒谎。

当时她只当他是为了安慰自己,用一个善意的谎言来维护她父亲在她心中的光辉形象。

可现在,父亲日记里那句反复出现的暗语,像一根烧红的钢针,扎进了她的记忆深处。

“账走三桥,钱落双塘。”

这八个字,她过去以为是某种工程术语或是父亲随手的记录。

直到王建国彻底撕开了那张名为“真相”的血色幕布,这八个字才开始在她脑海中疯狂回响。

她将手机倒扣在膝上,屏幕的光瞬间熄灭,房间重归黑暗。

就像她此刻的人生,被强行关掉了所有的灯。

上午九点零二分,专案组办公室。

“林处,这是您要的,2013年县招商局火灾前一周的公务用车登记簿。”陈秘书将一份泛黄的册子放到她桌上,动作轻微,生怕惊扰了她周身的低气压。

林晚秋没有抬头,只嗯了一声。

她的目光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划过一排排手写记录。

很快,她找到了目标——父亲林建业的名字。

登记簿显示,火灾前第三天夜里十一点,父亲以“下乡勘察防汛隐患点”为由,领用了一辆黑色桑塔纳公务车。

但她清楚地记得,那几天青禾镇晴空万里,滴雨未下。

她的指尖在“目的地”一栏上轻轻划过,那里写着“沿河西路”。

可她视线的余光,却瞥见了出车登记员在备注栏里用铅笔草草记下的一行小字:“林镇长说往双塘村方向去了。”

双塘村。钱落双塘。

心脏猛地一沉。

她翻到还车记录页,瞳孔骤然收缩。

次日清晨六点,车辆归还,但里程表读数只比前一晚增加了12公里。

从镇政府到双塘村,一个来回至少需要49公里。

里程表被人为回拨过,误差整整37公里。

她的手在桌下攥成了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她不知道这37公里之内,父亲究竟见了谁,做了什么。

但她知道,他踏入过那个他拼命想让自己远离的泥潭。

“陈秘书,”她抬起头,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立刻联系市交警支队,调取2013年8月14日夜间至15日清晨,青禾镇通往双塘村沿途所有可能存在的民用监控备份。重点关注一辆黑色桑塔纳,车牌尾号563。”

这不是正常办案流程中的证据链构建,这是她个人的执念。

她必须亲眼看到,父亲在那条路上,究竟是走向深渊,还是试图从深渊里爬出来。

下午两点四十五分,一阵不合时宜的敲门声打断了办公室的寂静。

陆承宇提着一个保温餐盒站在门口,依旧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眉宇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和疲惫。

“看你最近忙,给你送点汤。”他走进来,将餐盒放在桌角,动作自然得仿佛这里不是戒备森严的专案组驻地,而是他们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