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323章 烧掉的东西,灰也会说话

第323章 烧掉的东西,灰也会说话(2 / 2)

中午十二点整,林晚秋的手机震动起来,是省质检院的初步分析报告。

“林处,结果出来了!”电话那头,分析员的声音难掩激动,“飞灰样本中,除了常规燃烧残留物,我们检测到了两种高浓度物质:一种是分析纯级的钛白粉,这是高级打印纸和档案纸才会使用的涂层原料;另一种更关键,是特定型号热敏纸的化学残留物!这种热敏纸,是政府机关专用高速针式打印机和保密传真机才能使用的耗材!”

林晚秋的心脏猛地一跳。

她立刻对陈秘书下令:“调取近三年全市所有党政机关淘汰、报废的办公设备清单,重点是打印机和传真机!”

指令如电,信息网迅速运转。

不到一小时,一份密密麻麻的清单就呈现在眼前。

林晚秋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最终定格在一行记录上:市委办公室,半年前批量更换打印设备,旧机统一登记为“集中销毁”。

而赵志远,正是分管市委办的副秘书长。

“集中销毁……”林晚秋轻声咀嚼着这四个字,眼神却愈发锐利,“联系省国资处置平台,我要查这批设备的最终去向。”

这一次,答案来得更快。

其中一台编号为dt339的针式打印机,并未被真正销毁,而是作为“可再利用废品”,在两周前被打包卖给了城郊一家乡镇废品收购站。

下午三点,尘土飞扬的废品收购站。

林晚秋亲自踩着泥泞的土地,在一堆散发着酸腐气息的待拆解电器中,找到了那台沾满污垢、编号为dt339的打印机。

技术人员迅速接入设备,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底层数据恢复,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

打印机的硬盘缓存中,三份未被彻底清除的文档幽灵般地重现天日。

第一份,是名为《王建国同志关于青禾镇扶贫项目专项资金调度的内部批示(草稿)》的红头文件扫描件。

王建国,正是赵志远的舅舅,现任市委副书记。

第二份,是《赵志远致安阳商业银行城西支行张行长的协调函》,内容涉及为“恒瑞物业”一笔三千万的贷款提供隐性担保。

第三份,也是最致命的一份,是一个名为“幽灵用工名单V4.2.xls”的表格文件。

上面罗列着上百个名字,其中就包括那个早已死去的李大山,每个名字后面都对应着一笔笔精准到分的劳务费。

而系统日志清晰地显示,这份表格的最后一次打印时间,是昨晚十点十八分。

那正是赵志远发出“东西烧了,我走”那条短信前的十几分钟。

林晚秋面沉如水,将所有恢复的数据打包加密,通过专线上传至中央纪委的预警通道。

她在附件说明里只写了一句话。

“灰没说话,机器说了。”

傍晚六点五十分,暮色四合。

林晚秋刚回到临时驻地,技侦组的最新通报就到了。

赵志远名下一张用于境外支付的离岸信用卡,在过去十二小时内,连续在七个不同的支付网关尝试登录失败,最后一次操作的Ip地址,赫然位于西南边境某口岸的一家快捷酒店。

他没钱了,也无路可走了。

与此同时,省纪委办公厅的加密电话打了进来,通知她:鉴于在“基层财务规范化调研”工作中发现重大违纪违法线索,省委决定,即日起成立“8.17青禾镇系列违纪违法问题联合专案组”,由她担任执行副组长,办案权限全面升级,可直接对接省委巡视办公室。

林晚秋挂断电话,走到窗前。

雨又开始下了,细密的雨丝织成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将远处的山峦轮廓笼罩得一片模糊。

她轻声对身后的陈秘书说:“他以为烧的是证据,其实烧的是自己的退路。”

雨幕中,边境口岸的监控画面里,一个戴着黑色鸭舌帽的身影正焦躁地站在长途巴士站的售票窗口,他掏出一沓潮湿的现金,试图购买一张前往邻国的车票,却被告知所有跨境班次因天气原因暂时停运。

清晨五点,夜与昼交替的最深沉的时刻,林晚秋床头的加密手机发出一阵急促的震动。

屏幕上亮起一行字:边防检查站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