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317章 活着的证人比死的有用

第317章 活着的证人比死的有用(1 / 2)

哀鸣,是这间留置室唯一的背景音。

不是人的哀鸣,是金属石盘刮擦水泥地面的声音,尖利,刺耳,像指甲划过黑板。

王建国已经两天没有进食。

他被转移到县级留置中心的第七天,曾经作为镇党委书记的体面与矜持被剥落得一干二净,只剩下野兽般的焦躁。

他像一头困兽,反复拍打着包裹着软垫的墙壁,嘶哑地呼喊着同一个诉求:“我要见我家人!我要见我女儿!”

监视器后,陈秘书眉头紧锁:“林处,他这是在对抗调查,要不要上强制措施?再这样下去,身体会先垮掉。”

林晚秋凝视着屏幕里那个彻底失态的男人,眼神平静无波。

她那双能洞察人心的“真实之眼”,看到的不是歇斯底里,而是一种被掐住脖颈的、濒死的恐惧。

他不是在对抗,他是在求救,用最原始的方式,向他背后那张看不见的网求救。

“强制措施只会让他彻底闭嘴,”林晚秋淡淡地说,“批准他探视一次,就让他女儿来。”

陈秘书一愣:“这不合规矩……”

“特事特办。”林晚秋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活着的证人,比死的有用。”

一个小时后,在留置中心外的一间临时接待室里,林晚秋见到了王建国的女儿,一个刚上大学、满脸惶恐的女孩。

她没有长篇大论的政策宣讲,也没有威逼利诱,只是平静地看着女孩的眼睛,问了一个问题。

“你从小到大,你父亲对你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女孩愣住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下意识地回答:“他……他总说,做人做事要干净,别让人抓到把柄。”

林晚秋微微点头,这个答案,在她的预料之中。

这句看似正直的家训,恰恰是一个在灰色地带行走多年的人,内心最深处的生存法则。

“很好,”林晚秋的声音放得更柔,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进去之后,什么都不用多说。就告诉他,现在唯一能保住你们这个家的,不是别人,是他自己。告诉他,有些‘把柄’,只有他亲手交出来,才不会被人用来捏死他。”

女孩似懂非懂,含泪点头。

探视只有十五分钟。

隔着厚厚的玻璃,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父女俩无声的对视和嘴唇的几次翕动。

当女孩被带离时,王建国没有再咆哮,他像一尊石像,僵硬地坐回床沿,死死盯着地面上的一点,仿佛要把它看穿。

沉默,在密闭的空间里发酵,比任何噪音都更具压迫感。

当天深夜,值班人员报告,王建国主动要求谈话。

林晚秋如约而至。

她没有带笔录员,也没有携带任何记录设备,手里只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温水,推门而入。

她将水杯轻轻放在王建国面前的桌上,拉开椅子,坐在他对面。

没有审讯灯,只有头顶一盏柔和的照明灯。

没有冰冷的问话,只有水汽氤氲的沉默。

“十年前,我在青禾镇一段与此地无关的往事,“班里有个学生,很聪明,画画得特别好。那年雨季,他家后面的山坡滑坡,一家五口,全埋了进去。”

王建国的肩膀不易察觉地颤抖了一下。

林晚秋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眼神锐利如刀,却又带着一丝悲悯:“后来调查报告说,是天灾。但我知道,村里那条年久失修的排水渠,如果能早一点清淤加固,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那笔维修款,三年前就拨下来了,却一直没动静。”

她的视线,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入王建国的眼睛深处。

“真实之眼”清晰地捕捉到,他的喉结剧烈地上下滚动,眼角一滴浑浊的液体不受控制地渗出,迅速蒸发在干枯的皮肤上。

心率在她的视野中剧烈波动,从濒临崩溃的混乱,转为一种被击穿防线的悲凉。

“王书记,”她一字一顿地问,“你说,我们这些干部,到底是在治水,还是在治人?”

这句话,像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他紧绷的神经。

凌晨一点,室内只剩下王建国粗重的呼吸声和压抑的抽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