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通加密电话挂断时,屏幕上的时间跳到了深夜十一点零一分。
七个工作日。
省委专案组的回应清晰、合规,却像一道无形的墙,横亘在林晚秋和真相之间。
七天,足够周秉义的残余势力将青禾镇的每一寸土地都翻过来,将每一份可能存在的证据彻底焚毁。
她没有时间了。
指尖在冰凉的桌面上无意识地轻敲,发出规律而压抑的嗒、嗒声,如同倒计时的秒表。
目光重新落回桌上那本父亲遗留的手抄本,她翻开那泛黄的第一页,逐字逐句地与电脑屏幕上调出的dL项目早期批复文件进行比对。
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参与人员,每一个用词的细微差别。
突然,她的指尖停住了。
一个致命的矛盾点浮现出来。
手抄本记录:2007年6月18日,紧急协调会。
如果这场事关重大的会议真的召开过,按照规定,镇政府当日的值班日志上,必然会有相关记录。
她立刻通过内部权限,远程登录了县档案局的电子备份系统。
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检索指令清晰明确:青禾镇政府,2007年6月18日,值班日志。
回车。
结果为空白。
屏幕上那两个字仿佛在无声地嘲讽着她的徒劳。
有人,在十几年前就动手了,抹得干干净净。
林晚秋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她没有关闭系统,而是切换了检索目标,输入了一串看似毫不相关的关键词:供电所,2007年6月,缴费单据,存根。
这类无关痛痒的边缘数据,就像大扫除时被遗忘的墙角蛛网,往往不会被刻意清理。
几秒钟后,一份模糊的扫描件弹了出来。
那是当年供电所抄表员手写的月度费用清单存根。
林晚秋将图片放大,一行潦草但清晰的备注,赫然出现在镇政府办公楼6月份的用电记录旁:“镇府三楼会议室,18号晚加灯至九点,开会。”她将这张截图迅速保存,加密发送到陈秘书的手机上,随即拨通了他的电话。
夜色中,她的声音低沉而冷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利:“有人抹掉了回忆,却忘了电表不会说谎。”凌晨三点,一辆黑色的轿车悄无声息地滑入县供电局的院内。
数据中心的值班科员正趴在桌上打盹,被敲门声惊醒时还一脸茫然。
当看清林晚秋出示的证件后,他瞬间清醒,手忙脚乱地打开了后台系统。
林晚秋要求调取2007年6月镇政府办公楼的逐日用电明细。
系统屏幕上,数据曲线平滑,一切正常,看不出任何端倪。
但林晚秋的目光落在了数据库的日志说明上:系统每月1号自动归档,原始操作日志仅保留三个月,超过时限的数据,依赖人工录入年度汇总表。
她的心微微一沉。
“我要看纸质归档册。”她不容置喙地说道。
在布满灰尘的档案室里,值班科员搬来一本厚重的牛皮封面归档册。
林晚秋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到2007年7月的那一页,这一页汇总了6月的全部数据。
她的视线精准地锁定在6月18日那一天。
墨迹。
肉眼可见的新旧不一。
整页的字迹都已因氧化而微微发黄,唯独18日那条的数字和文字,黑得有些扎眼。
更重要的是,“会议加班”四个字被一支红笔重重圈出,旁边还有一个小得几乎看不见的批注:“补录”。
她举起手机,对着这一页连续拍下数张高清照片,角度各不相同,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