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四十五分,天色由墨蓝转为一种了无生气的灰白,像一张被水浸透的旧宣纸。
林晚秋将一个不锈钢保温饭盒轻轻放在县档案馆门卫值班室冰凉的窗台上。
饭盒上贴着一张便利贴,字迹清秀有力:“给昨晚加班的同志,热汤别凉了。”
门卫室里值班的老伯拉开窗户,浑浊的眼睛里带着警惕和疲惫,但在看清林晚秋那张毫无表情却异常熟悉的脸后,他眼中的戒备化为一丝复杂难言的迟疑。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饭盒拿了进去,然后点了点头。
一个微小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善意,在此刻的青禾镇,比任何命令都更具分量。
半小时后,档案馆内部的灯光次第亮起。
那名昨夜接待过林晚秋的管理员,独自一人走进了b区地下库房。
他没有走向常规的卷宗架,而是径直来到最深处一排锈迹斑斑、甚至没有编号的铁皮柜前。
他用一把非制式的钥匙打开其中一个柜子,柜门发出刺耳的吱嘎声,像一声压抑的呻吟。
三份用牛皮纸袋封存的合同正本被他小心翼翼地取出。
封皮上泛黄的标签写着:dL项目一期·土地平整工程;dL项目一期·地下管网铺设;dL项目一期·进场道路施工。
这正是整个庞大工程最初的开端。
管理员的手在发抖。
他将合同翻到最后一页,瞳孔猛地收缩。
三份合同的乙方,都是陆承宇的承安集团下属的不同子公司,而甲方主管领导审批栏,与那份最终结算单一样,空空如也,没有林国栋的签名。
但与结算单不同的是,这三份合同的镇政府公章,却鲜红刺眼地盖在上面。
更致命的是,在甲方经办人那一栏,三个龙飞凤舞的签名,赫然都是同一个名字:周秉义。
名字旁边,还用括号标注了两个小字:代签。
公章是真的,代签也是真的。
无签字而盖章,这是严重的违规操作。
他不敢想象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他不敢将原件带出,甚至不敢复印。
他颤抖着掏出手机,将这几页关键内容拍了下来,手指因为紧张,几次都对不准焦。
他不知道,就在他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他手边那个由林晚秋送来的保温饭盒夹层中,一枚伪装成干燥剂包的微型信号定位与震动感应器,将他开启铁柜、翻阅文件、拍照上传的完整时间戳与动作序列,无声地同步回传到了千里之外。
同一时间,林晚秋正坐在街角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早餐摊,慢条斯理地喝着一碗滚烫的豆浆。
晨间新闻播报着无关紧要的民生琐事,她的手机屏幕上,却悄然弹出了几张模糊但足以辨认的图片缩略图。
她看着图片上那个“代签”的字样,眼神幽深如潭。
她将最后一口豆浆饮尽,轻声自语,声音小到只有自己能听见:“公章不是护身符,代签才是命门。”
邻市,一家早已废弃的电信局机房,灰尘在手电筒的光柱中飞舞。
陈秘书藏身于错综复杂的电缆井内,他将一台便携式服务器接入一根主干光纤,借助临时架设的信号反射装置,将自己的操作痕迹伪装成一次常规的市政网络巡检。
他成功远程接入了青禾镇的政务云备份系统。
他没有去触碰那些已经被严密监控的合同文件,而是调取了财政局oA系统后台日志中,所有关于“dL项目补录审批”的操作记录。
记录显示,从昨夜周秉义被带走到现在,有三次来源诡异的登录尝试,Ip地址经过层层跳转,路径复杂到足以迷惑县级的网警。
但百密一疏,最后一次尝试提交数据修改时,对方似乎因为慌乱,浏览器UA标识符遗漏了一层伪装——清晰地显示为某款高端商务笔记本的默认配置。
陈秘书将该设备的硬件指纹导入自己编写的数据库,进行反向检索。
一分钟后,系统比对出唯一匹配对象:一台登记在周秉义胞弟周秉德公司名下的涉密报废电脑。
按照规定,这台电脑本应在一年前就被物理销毁。
“还魂的电脑,”陈秘书冷笑一声,立刻着手制作一份技术报告,题为《关于部分基层单位涉密终端复用导致的数据安全风险预警》。
他用一个伪造的省网信办红头印章模板生成了这份文件,然后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内部一个几乎无人使用的论文投稿邮箱,分别发送至县委办公室、县纪检组以及省核查组组长的保密邮箱。
上午九点,核查组的案情推进会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召开。
组长宣布,根据最新掌握的线索,正式对周秉义的胞弟周秉德采取留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