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294章 最后一笔没签字

第294章 最后一笔没签字(1 / 2)

清晨五点三十分,天色是深沉的墨蓝,唯有地平线透出一线冰冷的银白。

林晚秋的车如一枚黑色的子弹,精准地停在县档案馆门前的空地上。

她没有在车里多待一秒,冷冽的空气扑面而来,让她因一夜未眠而略显混沌的头脑瞬间清明。

档案馆的大门紧闭,她走上台阶,金属门把手带着隔夜的寒气。

她没有敲门,只是静静地站着,像一座融入晨雾的雕塑。

五分钟后,里面传来脚步声,是住在单位的值班管理员被她车子的引擎声惊醒了。

门开了一条缝,管理员睡眼惺忪地探出头:“谁啊?还没到上班时间。”

“省纪委核查组,林晚秋。”她递上自己的证件,同时递过去的,还有一张由核查组组长亲笔签发的临时调阅令,“紧急调阅青禾镇‘dL’易地搬迁项目自立项以来的全套原始合同正本。”

看到那红色的印章和不容置疑的措辞,管理员的睡意瞬间被驱散得一干二净。

他连忙打开大门,引着林晚秋穿过空无一人的大厅,走向地下库房。

“林书记,这个……dL项目的卷宗有点特殊,大部分都在,但有几份关键的补充协议,按规定需要县委办公厅主任和分管副县长共同审批才能提档。”他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小心翼翼地解释,话语里藏着显而易见的推诿。

林晚秋没有停下脚步,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是吗?”

她不与他争辩规定,只是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笔记本,翻开。

那是一页手绘的图示,用清晰的箭头和方框标注着一份政府工程合同从草拟到归档的完整流程。

“我请教一下,按照《政府合同管理办法》,一个项目合同的签署流程,第一步是甲乙双方签字盖章,然后是法务、财政、审计等部门会签,最后一步,才是由项目主管领导最终审批签字,然后送档案馆归档,对吧?”

“……对,理论上是这样。”管理员的额角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林晚秋的指尖点在图示的最后一个方框上——“归档”。

“那请问,为什么我在财政局系统里调阅的所有已归档合同的电子扫描件中,都没有看到我父亲,时任镇长林国栋的最终审批签字?”她说着,从笔记本中抽出几张打印好的A4纸,是几份无关紧要的附属工程合同复印件。

她将它们摊开在管理员面前,雪白的纸上,领导审批那一栏,赫然空白。

“是他忘了签,还是说,这些合同根本就没走完最后一步流程,本不该出现在你的档案库里?”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切开了对方伪装的防线。

管理员脸色煞白,他看着林晚秋那双清冷得不带一丝情绪的眼睛,那双眼睛仿佛能洞穿他所有的谎言和盘算。

他终于放弃了抵抗,颤声道:“林书记,您跟我来,有些东西……没在架子上。”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省城。

国家重点高校的图书馆地下特藏室内,陈秘书正戴着白手套,在一台老旧的微缩胶片阅读器前,将一卷尘封的工商档案胶片缓缓摇过。

屏幕上,泛黄的影像一帧帧跳动。

他将画面定格在一家名为“南溟置业”的海南注册公司的原始材料上。

这家公司是澳门金鼎拍卖行背后最大的内地资金中转方。

在境内代理人那一栏,一个龙飞凤舞的签名让他瞳孔一缩。

这个笔迹,与他之前获取的陆承宇堂兄陆承泽的笔迹样本,有超过八成的相似度。

但麻烦的是,附带的身份证复印件模糊不清,无法作为直接证据。

陈秘书没有气馁。

他将那个签名高精度扫描,导入自己编写的笔迹动态特征分析软件。

这个软件的核心算法,不是比对字形,而是通过分析运笔的力度、速度和转折习惯,构建一个独一无二的书写者模型。

他将生成的模型,接入了省公安系统的内部数据库,进行反向模糊匹配。

三分钟后,系统弹出一个结果。

三年前,一个名叫陆承泽的男人,曾因虚开增值税发票被经侦支队约谈。

数据库里,保留着他当时在询问笔录上的亲笔签名。

陈秘书将两个签名进行模型比对。匹配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三。

找到了。

他立刻将这份完整的证据链——从“南溟置业”的注册材料,到笔迹分析报告,再到公安系统的笔录截图——全部打包。

他没有用任何即时通讯软件,而是将文件伪装成一篇题为《关于离岸公司在境内引发的金融监管难点与对策研究》的学术论文附件,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一个几乎无人问津的论文投稿系统,发送到了核查组组长最常用的工作邮箱。

邮件正文只有一句话:一点不成熟的学术思考,供领导审阅。

上午十点整,青禾镇政府三号会议室,气氛凝重如铁。

核查组组长将一份技术报告摔在桌上,声音不大,却震得每个人心头一颤。

“最新消息。我们在财政局那台被远程操控的备用服务器里,成功恢复出一段被格式化的视频。视频里,周秉义书记的胞弟周秉德,在醉酒状态下,亲口承认dL项目所有阶段的监理方签字,都是他模仿笔迹代签的,并且明确表示,‘这是我哥让我签的,钱一分都没进过我们监理公司的账’。”

报告旁边,是另一份文件。

林晚秋提交的那份代发工资的民工名单,经过与银行系统和社保系统的比对,证实其中百分之七十的人员信息均为虚构,是彻头彻尾的“人头账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上脸色铁青的周秉义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视频的真实性、合法性存疑。至于代签,可能只是为了加快项目进度的‘程序瑕疵’,我会责成相关人员做出深刻检讨。”

“程序瑕疵?”组长冷笑一声,他从文件夹里抽出最后一页纸,缓缓举起,像是在展示一张最后的王牌。

“那你如何解释,dL项目最后一笔,也是最大一笔,总额两千万元的工程结算款拨款申请单上,直到今天,最终审批人的签字栏,依旧是空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