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288章 铁证自己会走路

第288章 铁证自己会走路(1 / 2)

指尖的敲击,与钟楼那早已停摆的报时声在记忆的废墟里交错重合——这是她失忆后,无意识中校准自身状态的方式。

她没有打开昨晚留下的任何一份档案,而是将桌角那杯静置了一夜的凉白开,推到视线正中央。

水面如镜,倒映着天花板惨白的灯光。

三分钟后,那绝对平滑的镜面,忽然泛起一丝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的微颤。

不是风,不是手抖,而是一种极有规律的、从地底深处传导上来的共振。

频率很低,却执拗得像一颗遥远而巨大的心脏在搏动。

林晚秋的瞳孔微不可察地缩紧。

这频率,与粮仓地下数据舱里,那数百块硬盘阵列同时启动时的地基共振,完全一致。

她起身,缓步走到窗前,一把拉开厚重的窗帘。

晨曦刺破薄雾,精准地投射在不远处的镇政府大楼b区。

档案室。

“他们已经开始复制了。”她低声自语,语气里没有欣喜,只有一种冰冷的了然。

那叠凭空出现在会议桌上的材料,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她预想的要快。

它没有被销毁,也没有被封存。

那些尚存一丝良知的干部,正用最原始、也最无法追踪的方式——复印,让它悄然流向每一个可能动摇的天平。

不是靠她亲手递出,是证据自己长出了腿,在庞大系统的毛细血管里,开始“走”了出去。

同一时刻,镇卫生院废弃的x光室内,浓重的消毒水味混合着铁锈的气息。

陈秘书靠在冰冷的铅墙上,左臂的伤口已经用纱布草草包扎,高烧让他嘴唇干裂,但眼神却亮得骇人。

他用自己滚烫的体温维持着军用笔记本最后一点电量,远程监控着三路上传数据的反馈状态。

政法大学的数据库第一时间回传了“确认接收并公开索引”的系统通知。

国家审计署的公共舆情通道,那份加密文件在凌晨四点半被标记为“高优·待处理”。

唯独省纪委的实名举报平台,如同一头扎进了泥潭,迟迟没有回音。

陈秘书调出后台日志,一串代码清晰地显示,他的文件被精准地拦截在了“待审分流”环节,操作Ip指向的,是纪委内部一个负责综合协调的处室。

他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启动了早就预设好的脚本b。

一段复杂的程序自动运行,将那段“雨夜密谈”视频的核心帧,精准地提取、压缩,生成一个加密二维码。

随即,这个二维码被伪装成一个教学附件,嵌入到一段名为《新时期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使用规范解读》的公开培训课件视频中。

最后,这份被动了手脚的课件,被重新上传至全省基层干部线上学习平台。

做完这一切,笔记本电脑的屏幕闪烁了一下,彻底黑了下去。

陈秘书脱力地闭上眼,汗水混着血污从额角滑落。

“你们可以压住一份文件,”他对着空气喃喃自语,像在对某个看不见的敌人宣告,“但你们压不住一个老师傅,教几万个学生,怎么认图纸。”

上午八点,林晚秋走进镇政府食堂,像往常一样,端了一碗白粥,坐到最不起眼的角落。

她没有吃,目光越过稀疏的人群,落在对面墙上那块巨大的“重点扶贫工程进度公示栏”上。

昨天还是一片空白的G7项目栏,今天早晨,多出了一张用A4纸打印的手写通报,字迹是标准的馆阁体,工整、克制。

“经初步核查,G7标段部分施工资料存在重大疑点,即日起暂停一切相关款项拨付,待联合调查组核实。”

落款是镇财政所的公章,没有具体署名。

但林晚秋认得那笔迹,出自财政所那位即将退休的老会计之手。

一个在青禾镇干了四十年账,从未错过一分钱的老好人。

她注意到,那张通报的右下角,有一道极细微的折痕,被抚平后依旧留下了印子,呈一个精准的等边三角形——和她父亲林振山当年所有笔记中,标记“重点存疑”的折叠方式,一模一样。

她低下头,用勺子搅动着碗里黏稠的白粥。

身后,两名邻村的村干部压低了声音在交谈。

“……听说了吗?昨晚后半夜,有人看见承安的陆董,在赵书记家门口跪了一宿……”

“真的假的?他爹不是刚进去……”